053|选择和逃避

晚上九点多到十点,什么都没做,和喵躺了一会儿,然后聊天。

聊到放弃这个话题。

我喵说,“很多人对坚持有一种执念,觉得一件事没坚持下来,就是自己有问题,其实只是他们尝试不够

很多事本来不一定需要坚持,不喜欢换掉就好了,再试试别的”。

她举了个例子,“比如我运动,总是断断续续,是因为我有时候工作忙,就停一阵,不忙了,就继续”。

我想了想,有道理。但有些放弃是不一样的,这种是主动选择,而多数人的坚持不了是被动放弃。

我说,“你是目的性很强的人,会自己选择中断和继续,但是很多人的放弃,不是因为没时间做,而是有时间,但就是要玩,不想做事儿”。

这属于被动放弃。

前者是取舍,后者是逃避,后者居多。

有时我们逃避了一件事,还会安慰自己是在“取舍”,以后会继续的。

人是挺复杂的生物,偶尔逃避,其实很正常。

更怕的不是会逃避,而是逃避了却无法正视事实。

拿日更这件事来说,偶尔有一天,我们断更了,原因是总觉得时间够,但拖到最后时间不够了。

如果能正视它,下一步就是接受事实,分析原因,想避免再次发生的方案,最后解决问题。

结果是,第二天继续日更,说不定效率能更高。

反之,无法正视,我们会选择找到一个理由,并说服自己就是这样的。

比如,说自己懒、意志力不够、拖延、完美主义或者日更太难,等等等等。

如果接受了这个理由,第二天一旦继续拖延,就会验证自己判断的正确性,最后日更阻力更大,再次用一个理由搪塞自己。

进而得出,“我不行”的结论。

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就不举例了。

我想到《原则》这本书里,作者达利欧反复强调一条核心原则,“拥抱现实”,并称之为“基础”。

不论是把逃避当做选择,还是逃避之后用让自己短暂轻松的理由搪塞自己,本质都是不愿或者无法面对现实的表现。

有人说,“生活已经很苦了,何必让我面对现实呢?”。

如果逃避能真正解决问题,让现实变得更好,其实无可厚非。

只是自问一句,“真的会更好吗?”。

答案自在心中。

很多厉害的人,现在都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信息时代,道理其实就在那里,随手搜索可得。

但看不见道理的心,才是关键。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能自主“选择”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两天,一个发小的孩子满月,我回了趟老家,宴席上见到了不少昔日的同学,感触良多。 抵达酒店大堂时,远远地看到亮哥坐...
    Hi陌友阅读 4,529评论 0 0
  • 那个女孩, 时隔一个学年, 相似的情形, 相似的心情, 相似的情景, 我想起了你。 那个女孩, 现在, 你还好吗?...
    小丑_3118阅读 1,592评论 0 0
  • 가지 마 가지 마 가지 마 别走 别走 别走 이 말 한 마디 마저 꺼낸다는 게 어려운거야 连说这一句话都很...
    Sunny_Hhan阅读 2,144评论 0 0
  • 早晨刚起床就迎来了龙沐涵同学一个大大的拥抱,满满的幸福,这十多天没见,又开始撒娇了。 昨天在车上小宝就开始掰着手指...
    鸭蛋妈妈阅读 1,501评论 0 0
  • 圣贤里是羊城古巷,位于北京路东侧,东接府学西街和学源里,因为明代著名学者黄瑜、黄佐故居在此而得名。长113米,多为...
    大心学阅读 2,96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