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游记之怀古赏今

三月为了赏梅,专门去了梅岗,结果去的晚了,梅岗的梅花都落了,但是有一株路旁的梅花盛开正劲。

梅岗的梅花落了

路旁偶遇盛开的梅花


第一站去了雨花阁,可惜正在维修,不能进去观赏。两旁松树生长正盛,还有三两枝梅花树花开正好,拾阶而上,看到一只小猫咪正就着三月的暖阳,在台阶上打盹。

真会选地方,亭台楼阁,绿荫环绕,花香阵阵,最重要的还是有阁楼上清脆的风铃声,听起来很是催眠,很是愉悦,治愈人心。

好像化作猫,融入到此情此景中,惬意打盹~

雨花阁

雨花阁

打盹的小猫


第二站去了梅岗,沿途有紫色的丁香花,很是美丽。真是遗憾呀,梅花没有多少了,但是一棵玉兰花树花开正盛,檐角还有几株梅树探出头来,也很不错。

丁香花

屋顶的白玉兰与梅花树

庭院中有一个坐卧着的文人雕像,头脑中闪现,这不会是苏轼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才子苏轼,是我脑海里第一的文人形象,我很喜欢他。不仅文采斐然,策论卓著,而且无论是在何种困境都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且至死都保持一颗赤诚良善之心。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士子的典范。

我希望是他,他也曾在如这一般的梅花盛景中看书作画,品茶写字,吟诗作对吧,不,他的经历要远比这精彩绚烂的多。

坐卧文人像


有一条幽深的小径,路旁盛开着蒲扇叶,有点小惊喜,没想到在这能看到如此多的蒲扇叶,弯弯曲曲,一路都是。

蒲扇叶


第三站是方孝孺墓,墓在高处,拾阶而上,两旁伫立这石碑,石碑上讲述了方孝孺的盛名,惠帝对他的赏识与信赖,燕王篡位后与他的不和与争执,最后惹怒燕王与之车裂之刑,灭十族,遗六氏,后人为他立碑修墓。

其中有个细节,碑上刻字时,燕王的“王”字刻的很小第一笔有点斜,开始认成壬字,读了半天,才明白过来刻的是“王”字。这样刻的目的可能暗含对燕王篡位弑忠臣的讽刺与不满吧。

当时方孝孺就直接表示,朱棣名不正言不顺,朱棣表示自己是清君侧,方问那君呢?朱棣说不小心烧死了。方说那也应该是惠帝的儿子继位才是。朱棣辩称这是我家的家事你少管。

看得出来,方孝孺实在是忠义率直之辈,可惜换来诛十族的下场。

第四站是木末亭。“木末”一词出自屈原《九歌之三·湘君》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意为树梢。以此名亭,谓亭秀出林木也。

木末亭处在一个坡上,微风阵阵,非常舒适,风景也好,难怪会吸引文人雅士登亭吟哦,生发仰止之思。

木末亭

第五站是甘露寺,过了开放时间,没能到里面去参观。但是寺旁边的一棵树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挂满了人们的祈愿条。我小小的看了一会,总结起来就是关于学业爱情家人健康之类的祈愿。

出于对墓地和寺庙的尊重我就没有拍照,也就不放照片了。

一路上,我看到了很多高大的树木,很是欣喜,我非常喜欢这种融于自然的感觉,我喜欢高大的树木,这也是我爱南京的一大原因。

高大的树木


最后我放几张梅花和白玉兰的美照。

对了忘了说了,纪念碑前的景观设计也很不错呢



玉兰花与月


纪念碑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