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命运的“一嗓子”

今天给大家讲个故事,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清末,浙江绍兴有个秀才叫周用吉,连考了几次都未中举,屡试不第,也愁坏了父亲周福清。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年)进士,光绪十九年(1893年),因为母亲去世,正在家守孝。

眼看乡试举行在即,周福清又为儿子的前途担忧,忽然得知此次的主考官是殷如璋,不禁眼前一亮。两人是同年进士,而且私交很好,周福清打算去找殷如璋帮忙,无论如何也要让儿子周用吉中举。
晚清官场贪腐成风,科场也非净土,这是公开的秘密。消息传出,又有五名秀才凑了一万两银子给周福清,想通过他的关系去行贿主考官,并表示事后有酬,周福清都一一答应了。

主考官殷如璋从北京出发,取道运河南下,会在苏州稍作停留。周福清得知消息后,立即带上仆人陶阿顺赶往苏州,提前等候殷如璋。周福清写了一封亲笔信,信封内还有一张一万两的银票、行贿考生的姓名以及事先定好的暗号。

周福清让仆人陶阿顺带着信去拜见殷如璋。当时,殷如璋正在船舱内与副主考谈话,看到小厮送来厚厚的信封,已心知肚明,但不便当着旁人的面拆看,于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闲聊。

陶阿顺在旁边的船上等了半天却不见回应,不由得心急如焚。万一这个殷大人收了钱不认账就麻烦了!他耐不住性子,对着官船大喊了一嗓子:“殷大人,信封里面还有一万两银票呢!”船舱内听得清清楚楚,殷如璋吓得面如土色,为求自保,只好公事公办了,当即命人将陶阿顺拿下。陶阿顺只是个小小的仆人,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哪能想到,他这一嗓子喊出来,会有怎样的后果!

事情败露后,朝廷震怒,严令查办,周福清无处可逃,只好投案自首。幸亏周福清为官数年,刑部尚书有怜悯之意,周福清才免于被斩首,入狱八年后被释放。周福清的儿子周用吉则在案发三年后病故,因此周家迅速衰败。

这就是晚清的周福清科场贿考案。在中国科举史上众多舞弊案中,这不过是个小小的片断,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事情,有谁还会记起那个冒失的仆人陶阿顺呢?但历史往往充满诡异,因为陶阿顺的一句话,彻底改变了这个家族的命运。

其中就包括周福清的孙子,也就是周用吉的儿子—周树人,即我们熟知的鲁迅先生。

这一年,鲁迅才12岁。玲珑少年,还没来得及编织未来,就过早地经历了人生悲欢起落,少年丧父,亲眼目睹家族由盛而衰,让他切身感受到了世态炎凉。繁华旧梦,已成过眼云烟,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对于一颗年少的心灵,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冲击,世人已无法揣测。

鲁迅在后来的文章中,几乎从未正面提起此事,只有几次偶尔流露。他在《呐喊·自序》中写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吗?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只言片语中,我们还能依稀触摸到鲁迅内心的痛苦。陶阿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竟与一代文豪鲁迅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当然不能说是陶阿顺成就了鲁迅,但假如没有他那一嗓子,中国近代会不会少一个文豪,就不得而知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笔有两面,一面写出助人成长的金玉良言,一面写出咄咄逼人的恶语,靠颠倒黑白赢得掌声。刀有两面,一面用于维护正义...
    冯源的阅读空间阅读 287评论 0 13
  • 我是一名高考失败的专科学生,因为高中时期的不努力,没能上到一所心仪的大学。父母把我送入了具有本科和专科的警校。想...
    我会回旋踢阅读 215评论 0 0
  • 这是一个往常的下午。我把自己关在卧室。门外传来了悉悉索索的声音,似乎是我养的一只猫。
    JIAN_bf52阅读 159评论 0 0
  •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路边的草地里 春天在街旁的大树上 春天在别人家的花园里 春天在姑娘们的裙脚下 春天还在放学后小伙...
    Yumi玉米粒阅读 254评论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