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山一日
野菊米
听说武义牛头山着实不错,向往了很久,终于在盛夏的某一日驱车前往。
过延福寺后,导航把我们带进了山。看着盘曲狭窄的公路、路旁的偏僻山村,心下疑惑,要是车多了,或与大巴会车,可咋办呀?直到翻越山岭,与另一条公路相汇,才确定其实还有更平坦宽阔的一条路(从柳城过来)。
公路下边的峡谷深处,曲折狭长的碧绿水域若隐若现,可见牛头山有好水,许多人就是来玩漂流的。买了票继续进山,我们是坐缆车上的山。在缆车上,远远地就望见了独峰之巅有一座道观,峰是翠绿的,道观是红色的,旁有一座拱桥飞架两峰之间,真好似天上人间,要是在雾起云涌的日子观山,一定更有仙山意境。
桥叫遇仙桥,可从拱桥上过也可从下面横走。坐在桥顶吹吹风,看看桥底下峰尖上的奇石怪树、深不可测的峡谷,道观依山势盘旋而上的白石栏、红围墙以及亭台廊殿,真觉是处练武修行之所。
我们在峰顶殿旁廊下小坐,这里有八仙桌和长板凳供人栖息,梵音佛乐在耳边萦绕,钟声悠悠传来,山风吹来温热的空气,蝉鸣阵阵,蜻蜓飞舞,群山之上,云层翻滚,似有雨意,不觉昏昏欲睡。山顶的道观虽是重修的,但房前屋后留了几棵原始的绿树,或弯曲或笔直,依然保持着在绝境求生存的顽强傲然的姿态。
下山时,见绝壁上建有玻璃观景台与玻璃栈道。崖壁上一种开紫花的小草最为动人。它紧贴着崖缝,汲取残留枯叶泥土中的养分,连轮状散开的叶子也似烧焦般的呈灰绿、黄褐色,却努力伸出细长的花梗,开出两朵可爱的小花,漏斗似的花杯,在最细处绽开五片狭长的花瓣,露出一点白璧无瑕的花心。越往下走,遇见越多,它们就像可爱的旅伴,让下行的旅程显得轻松而有趣,不知不觉就到了峡谷底部。
一抬头,独辨早已脱了鞋,涉入涧水。这里空无一人,涧顶有一座荒弃的小桥,写着“游客莫进”的字样。一条短短的白瀑从一堆大石头上冲泻而下,形成一个半膝的水潭,最可爱的是水底的卵石,呈现出黄的、绿的、粉的、红的色泽。而水呢,就像果冻般的晶莹剔透,手一搅就形成一圈圈的波纹。我也迫不及待地脱了鞋,光着脚走进水里,好冰凉!低头在潭中找好看的彩色石头。忽觉脖子一凉,啊地叫了一声,原来是背后有人撩我水。我试着从流水的巨石上爬了上去,从桥下钻过,眼前又是一汪清澈的山泉,从山谷里拐了一个弯,活泼泼地奔流而出。沿水而上,是人迹罕至的野山。
等我要爬下去时,才发现上来容易下去难。反转身,蹲下,抓着大石,努力把脚往下探。裤腿虽然已经卷到大腿根,还打了一个结,还是被湍急的流水冲湿了。但终于踩到了石头,下了湍急的水冲头。又捡了一两块石头,穿回鞋子,沿溪边小路而下。一路看水看石看潭看瀑,还有烂漫的夏日山花和翠绿的枝叶。虽是盛夏,暑气早已烟消云散。纵是阳光照到,也好像被水吸收了威力,只呈现出可爱的一面。瞧,光在山涧里就像一个魔术师,使瀑水更洁白、晶亮,使潭水更深幽碧绿,粼粼波纹晃悠悠的,像一张光网,撒在水底的岩石上,在那里欢快地跳着舞。
每一条瀑,每一个潭,各有各的模样,各有各的趣味。瞧,有的巨岩被冲出一条条深沟,形成天然水滑道;有的巨岩上有圆洞似的石臼,底下盛着几块小卵石,我真想跳下石臼去丈量一下它的深度。涧中多巨石阵,像在和水玩游戏。水呢,调皮地忽左忽右,东冲西突,忽而飞溅出雪白的水花,时而倾泻成白瀑,时而温顺地聚成一个翡翠般的深潭。
当我们来到一处嵌有铁链的水滑道处,独辨看四周无人,终于忍不住要游水的冲动,脱得只剩一条裤子就抓着铁链下水了。他先沿着水道下到水潭,再一个猛子扎下去,扑腾几下就游到了绿潭边上,站定,拍拍胸脯,水确实很凉吧。那个水潭的上面,还有一个天然的植物绿棚。这样来回游了几趟,终于抓着铁链上来了。我看得心惊胆战,却也暗自羡慕。“水清得可以睁着眼睛游呢。”他说。这大约也是盛夏游山的好处了。
越往下走,温度开始回升,我重新带上帽子防晒。涧边开始有一些人活动的痕迹,庙呀,桥呀,亭呀,题字呀,水中也终于看见了鱼。石斑鱼在透明的水里游着,被淡黄色的砾石一衬,往来翕忽,一览无遗。那两条最大的石斑鱼,你追我赶,可是一对爱人?山涧被拦腰截断,形成一个深深的绿潭。彩色的大鱼成群结队地游着。我们穿过一个石洞,就出了景区,重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