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记录和心得体会(1)
故事是一个完整的叙述单元,它有始有终。我们可以用最通俗的话来概括它的结构,那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往往都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构成。这样一段首尾相连的发展过程就是故事的结构。
写作者想写好故事,首先要能准确把握一个故事的结构,从中分辨每部分结构的作用功能,能够详略得当地叙述好一个故事,将故事讲得流畅精彩,吸引读者不忍释卷,一鼓作气读下去,进一步窥知故事的秘密,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进一步研究故事的基本结构发现,从小学就学习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其实就是流畅地把故事的起、承、转、合分清楚。故事的起,就是起于矛盾;承,就是展开延续;转,是生成问题;而合,就是解决问题。
下笔之前,先要想清楚你想要写什么,想表达什么思想主题。用一句话表达你想写的这个故事的故事核——一个完整句子。甚至你可以5W法整理清楚你所想写的故事核心。主人公是谁?(who)?什么时间(when)?在哪里(where)?因为什么原因(why)?发生了什么事情(how)?尽量用一个主谓宾定状结构完整的句子概括你想写的内容。概括明白了,说明作者思路清楚了,也构建了故事的逻辑。
然而流水账一样平铺直叙的故事,让人没有读下去的欲望。于是,吸引读者持续读到文末的秘诀是什么呢?让读者对你写得故事感兴趣的关键是要让他们产生共情,让读者跟着故事从开头起,主动参与思考 。你用笔在写故事,而你的读者一边阅读一边在脑海里当编剧。当他们觉得作者的构思太过陈词滥调,太过啰嗦、太过奇葩,就会用脚投票,就会弃文。
因此,很多作家都讲过,作者与读者是博弈关系,小说或故事的结尾一定要超出读者的期待 ,才证明小说具有吸引力,具有可读价值。
因此,独立于小说结构的把握,要多做训练。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核。然后用四句话写出你的故事核的起承转合。或者,写出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反复寻找不同的题材训练,作者先要有清楚的故事核,知道自己想什么,怎么安排故事的基本结构,读者才明白你的小说故事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