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完了《战长沙》。
我不是相关专业人士,不太能全面地去评价这部剧,也许这部剧存在一些瑕疵,但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我觉得这真的是一部良心制作啊。
“战争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灭顶之灾,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这句台词真的太戳我的心了。
一开始的胡家大家庭,和和睦睦,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都是热热闹闹的,然而因为日军的侵袭,因为突如其来的战争,这一切的幸福美满都被打破。胡家的墓园里,一个接着一个的墓碑被竖立在了那里。
里面有太多角色让我印象深刻。
我最喜欢的是姐夫薛君山。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角色。身为保安队队长,为了能挣更多钱,他借自己的官职权势发国难财。身为一方地头蛇,天不怕地不怕,什么谋利的事情都敢去干。一开始的我自然看不惯这个痞气十足的小霸王,然而后来才明白他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没有君山,一家人哪能衣食无忧,哪能住上洋灰盖的楼房呢?
无论是面对文夕大火还是上前线,他也未曾有过一丝退缩的念头,因为他是个有担当的血性男儿,因为他不希望自己的家人蒙受被说成罪人的屈辱。他深爱湘君,深爱自己的家,但他是个拧巴的人,嘴上不尊重自己的岳父然而私底下准备了岳父最爱的戏曲和好酒,老是因为湘湘任性要收拾她私底下却绞尽脑汁地给她这个小姨子找好婆家。他所有看似矛盾的举动,都仅仅只是因为他爱自己的妻子,他爱这个大家庭。
然而,编剧还是给了他一个悲惨的结局。儿子被憋死了,妻子为躲避日军投了江,自己也死在了日军的枪下。
纵使他有很多缺点,但他是一个实在的人,他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他中枪后仍然唤着湘君的名字,这一段真的让我哭了好久。
湘君温柔大气,应该算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了。尽管一开始嫁给君山是被迫的,但是最终还是被君山的爱打动了。因为在躲避日军的过程中不小心憋死了自己的儿子,她受到打击而导致流产,失去了生育能力,变得神志不清,到处抢孩子。君山非常自责,为了湘君,他努力说服了自己接受一个孤儿作为自己的儿子。那是需要勇气来面对的,因为在那个年代,传宗接代在当时的人心里是有很深的执念的,但是看着湘君情绪不稳定,看着那个孤儿毛毛哭着向他要抱,他还是心软了,他选择了妥协,抱着平安的牌位哭着求他原谅自己。
胡家人担心君山会抛弃湘君,不小心让君山听了进去。他没有说任何话,只是守在湘君身边。他怎么会离开呢,他怎么会抛弃自己深爱的妻子呢。
湘君在毛毛的陪伴下慢慢清醒了,她也慢慢知道毛毛不是平安。在知道君山牺牲后,她也坦露了自己的真心,她是爱君山的,只是没有说出口。她最爱的两个人都走了,她也想随他们一起走。幸好被表哥劝阻住了。
只可惜,终究还是因为战争而死。
跟在君山身边的手下莫小弟,也是一个我很喜欢的角色。
他是一个忠心的人,甘愿为君山做牛做马,从来没有怨言。在君山死后,仍然跟在顾清明身边,为他做事,也为胡家做事。他明白,他要替自己的大哥照顾好他的兄弟,照顾好他的家人。
他的戏份不多,却足以体现他的重情重义。最后被日军射伤,死去的那一刻,他嘴上叫着的还是“大哥”……
这部剧的男主和女主是顾清明和胡湘湘,故事也是从他们的相遇开始。
顾清明家庭富裕,父亲的背景强大,原本可以安安静静地当个富家公子哥,然而却一心想上战场。父亲阻拦不住,只能让他去当军官,但从不愿让他上前线。他也为此苦恼。
君山极力地撮合清明和湘湘,然而这却是一对欢喜冤家。虽然是在战乱时期,但是剧情前期还是有很多他们之间欢乐的故事的。然而总归是在战争当中,他们的命运总是会被战争所影响。他们之间好不容易认清了各自的心,却又总是要面临分别。
湘湘聪明,在经历了各种变故之后,从一个调皮不懂事的小女孩变成了成熟的大姑娘。她当了护士,也在为战争做着自己的贡献。她也慢慢理解了自己的姐夫,慢慢地学会支撑这个家。清明最终也如愿上前线,离开了安全的庇护所。
然而悲剧也就此开始,身边的亲人都因为战争而一个接着一个离去。
湘湘即使内心害怕,但她从没想过去阻拦清明,她坚强地选择坚持到抗战胜利。清明也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慢慢地学会体谅自己的父亲。
小穆也是一个忠心的人,身为顾清明的副官,同样尽心尽力。他的戏份也不多,但有很多可爱的表现。他总是不时地调侃清明和湘湘,也多亏有他,清明才能进一步明白自己的心。
他心里也挂念自己的母亲,但身为军人,他尽职尽责,没有像其他士兵一样想过逃回家。然而最后在枪林弹雨之中,他也没有逃过死神的魔掌。
大爷爷是胡家最尊长的人,掌控着胡家的家业,然而一生最遗憾的,就是没能保护住自己的弟弟和子孙。
因为战争,胡家的两个孙子都死在了日本人的枪下,而自己的孙子湘平仍然一心想要参军打仗为家人报仇。他无论如何都阻拦不住,只能自己流泪叹息。
他已经失去了两个子孙了啊,他不想再让一个孙子去送死啊。胡家世代传承下来的家业,也需要有人继续传承下去啊。
清明的父亲又何尝不是这么想?
长辈阻拦的原因终究不过是因为担心子孙受到伤害,终究不过是因为爱自己的子孙啊。
可是湘平不愿,清明也不愿。
曾经我以为在战争面前,选择保家还是保国很容易选择,然而事实上,这是个大难题。
很多人会认为,没有国哪来的家。然而选择了保国,必然难以躲过枪林弹雨的袭击。战死沙场是为国牺牲的结局,却也是一个家庭悲剧的开始。
而大爷爷最终向命运妥协,散尽了胡家的家业,选择了保国。
十奶奶也是胡家的大家长,从她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就感觉到了她的气场,就算是君山,也从不敢在言语上对她有半点不尊敬。
她是个有傲骨的人,曾经许下不回湘潭的诺言,不到万不得已就坚决不回湘潭。面对日军的胁迫,她从容淡定,因为她心中早已有了决断,宁愿去死也不愿屈服于日军。
长宁是湘湘的父亲,十奶奶的孩子,一位教书先生,一个典型的懦弱书生。演员把懦弱无能的形象演绎得很到位,大概除了教书、听曲儿、喝酒和耍嘴皮抱怨政局,他也不会干别的事情了吧。
他没有能力去支撑自己的家庭,危难时刻根本一点都靠不住。我自然不会喜欢这样一个固执又懦弱的人。然而他最后的结局是我没想到的。
他没有什么大能耐,但他也是一个有骨气的书生。日军希望他能成为维持会会长,他选择了以自己的方式来抵抗,唱了高亢的一首戏曲来表明自己绝不屈服的心。
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我还是忍不住为他流了泪。
胡刘氏是湘湘的母亲,长宁的妻子。一开始觉得她没什么存在感,但是后来才发现她是个隐忍的人,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可以奉献一切。
在全家为躲避日军侵袭时,奶奶不顾劝阻坚决不愿回湘潭,在大家为赶船焦躁无奈的时候,胡刘氏毫不犹豫地回头跟随十奶奶留在了长沙。
秀秀是湘湘和小满的表妹,温柔贤惠,从小就喜欢小满,甘愿为他付出一切,哪怕得不到他的爱。
她也是个坚强的女孩,从小就失去父母,寄养在胡家,但她没有任何抱怨,反而善良乐观,继承了奶奶和姑妈的衣钵,学得一副好手艺。
胡小满和胡湘湘是双胞胎,从小一块打闹着长大。作为胡家十房唯一的孙子,自然倍受宠爱,但他没有湘湘那般聪明和懂事,总是到处惹祸,考虑事情不周全,还特别骄傲自大。
但终究,面对一次次至亲之人的离去,他还是在现实的逼迫下学会了担当。
他看着自己喜欢的金凤姑娘的尸体,看着父亲死在了自己面前,看着母亲病死,奶奶上吊自尽。
他不再任性了。
面对毫不知情的湘湘,他选择了隐瞒,什么也不说,心里明明很难过,但还是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微笑着告诉湘湘,家里一切都好。
他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他知道他的家人需要他。他回到了湘潭,娶了秀秀,帮助胡家和乡亲们撤退至深山躲避日军。
然而,在湘潭与日军的抗战中,他还是死在了日军的枪下。
湘湘心口突然一阵疼痛,这也许就是双胞胎的心灵感应吧。
小满微笑着死去了。
我再也忍不住,捂着嘴巴哭的很凶,好像要把心里对他们所有的悲伤都爆发出来。
原本一个美好的大家庭,却因为这场战争,变得支离破碎。
这张拼凑的合照里也只剩下了湘湘、清明和秀秀。
战争这般无情,夺走了多少生命和美好的家庭。
这部剧让我看到了战争的罪恶,也看到了战争纷乱中的至真之情。
也正是因为这部剧我才知道,历史上曾经有过焦土政策之事,曾经有过文夕大火之灾。
长沙这样一所历史古城,最后却要被焚为焦土,这样的计划实在是令人痛心。
战争迎来了胜利,湘湘回到了长沙,胡家的房子还在。她重新见到了秀秀,秀秀怀着小满的孩子。
湘湘回到了湘潭,看着满园的墓碑,回头一看,是湘平,他没有战死。
选择以死抗争需要很大的勇气,而活着的人同样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他们不得不背负着沉痛的回忆,继续生活下去。
很欣慰看到最后给的这两个镜头,战争过后,尽管带着悲伤,但却是全新的开始。
“战争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灭顶之灾,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
庆幸生于和平年代,希望不再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