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检查了昨晚写的文章——《狭隘的人是我,喜悦的人同样可以是我》,真实的故事但我不敢分享到学习群,更不敢分享到朋友圈(圈里有领导、同事),我知道我被自己的认知框架束缚了,我担心他们看了(领导、同事)会认为我矫情、无大局观,会对我有负面的评价等等!但当我一遍又一遍读着它时,我竟欣赏起自己来,我还是挺身心合一的嘛!然后默默地把它分享到学习群里,接着浏览了一下这两天群里的聊天记录——婆媳关系——千百年来的热点话题——婆媳关系真的是问题吗?个人认为,不见得,真正的问题在于夫妻关系出现了问题!?
看着女人们的聊天记录,我对照自己,也是感慨颇多!我曾经也在婆媳关系处理中遇到过许多“问题”,而且我的第一段婚姻失败了!
外人看来我们婚姻破裂我那强势的婆婆要负很大的责任。但我不认同,我认为是我和前夫的亲密夫妻关系出现了问题而最后导致我们婚姻破裂的!虽然之前自己也觉得在这场婚姻里付出得太多(房子、车子、孩子,甚至连彩礼都几乎没怎么得到公婆的资助,但当时我选择了承担)。前夫是个理性、又有点大男子主义的男人,他除了工作,家里的其他“鸡毛”几乎一概不管,孩子出生的前五年,我仿佛过得就是“伪”单亲妈妈的生活,我从一个貌美如花的活泼女孩变成了骨瘦如柴的“祥林嫂”,哈哈!现在回想那时的自己是个“白骨精”——皮肤雪白、骨干身材、精神分裂!那时,自己觉得养育孩子是我一个人的事、家里所有的“鸡毛”是我一个的事、外加工作也挺辛苦的;孩子爸呢,除了上班,把该交给家里的钱交给我,其他就是自由身啦!因为家里没人帮忙带孩子,我请了一年的假带孩子,孩子对我的依恋那自然是不用说了——现在明白了,真的也是一种人生缺憾!不过,这样的人生体验也是我们的得到!
请假结束后,家里请了保姆,(换了好几个阿姨,所以家里有婆婆或妈妈帮忙带的年轻妈妈们,你们真的要感恩他们为你们的付出!)但下班后基本是我亲自照顾——自己生的孩子,我有责任亲自养育他,这一直是我的信念,所以养育孩子我不觉得苦,苦得是感受不到孩子爸爸对我的关注!那时自己没投入学习心理学,现在想来是自己把亲子关系摆在了家庭关系的第一位,忽略了对夫妻关系的经营,我想那时孩子爸爸也一定过得很孤单!在离婚前半年我邀请他一起去接受心理治疗,我告诉他:“我觉得我们的家出现了问题,我和你已经没有夫妻这个概念了,我要求你多陪陪我和孩子,你总是满足不了我!”当时得到的答案是:“我没问题,不去。”然后在我心里看孩子他爸就什么什么都不对;包括面对他的母亲和家人时,我会害怕、紧张,连说话都要小心翼翼——他的母亲培养了三个公务员,也一直“嫌弃”我只是个小学老师和其他的方方面面,我也在无形中给自己贴了“高攀他家”的标签,在这个家庭里我们的身份从一开始就显得不那么对等,于是自己老是感觉不被尊重!就这样我和孩子爸爸八年的婚姻最终瓦解了。
庆幸的是我们彼此还能祝福对方,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可爱的孩子,我们都愿意尽己所能爱护好我们的孩子。特别是走进心理学这个领域后,我更能坦然接受现实发生的这一切,至少现在,大家的状态都很好。昨天孩子把他奶奶参加旗袍秀的照片发给我看,我直夸奶奶漂亮,奶奶也在电话那边说着谢谢我!我非常支持他奶奶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她参加活动时我会主动提出孩子由我照顾,有时她觉得我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有点不好意思,但我告诉她,我们都愿意让大家过得好,特别是我们共同的孩子,他看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坦然喜悦了,他自然内心就充满爱了!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我确实离婚了,但我依然尊重孩子的爸爸和他的家人们,因为导致婚姻破裂肯定不会是一个人的错,自己首先要看到自己缺失的那部分,而不是找外因!只有真正向内发展了,才能获得面对现实生活正真的力量!
亲爱的,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生儿育女真不是上一辈人的事——是俩夫妻的事——多让丈夫参与养育孩子,别让他成为你和孩子的旁观者——亲子关系不能超越夫妻关系,否则夫妻关系肯定会不牢固!当你的婆婆或妈妈他们主动或被动来帮你们小夫妻俩来承担养育孩子时,请记得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婆婆妈妈,大家都是女人,真的不容易,她们比你们伟大,她们愿意为你们承担本该属于你们身为人父人母的责任!
婚姻破裂并不可怕(单亲、组合家庭的孩子确实更容易出问题,但多少双亲家庭的孩子照样有问题呢),社会在进步,我们所有的孩子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摆正心态,好好相处,有孩子的离异家庭更加要把最真实的爸爸妈妈展现给孩子——父亲影响孩子的格局,母亲塑造孩子的品质!婚姻失败不等于整个人生失败!
就在刚刚,孩子发视频过来告诉我昨天他自觉练了好长时间的琴,然后他对着视频弹给我看,很享受这种感觉!之前我跟他有一个打卡100天兑换礼物的约定,现在即使没有我监督,他也能自觉地去做!孩子,棒棒的!
祝福天下的孩子们都能阳光成长!祝福天下的父母们都能彼此尊重!
如果可以,我愿重头再来——不可能!如果可以,我想好好面对未来——我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