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有没有哪一刻觉得,你身上隐露出来的“小怪兽”都源于原生家庭,你想要摆脱它,但它却已经和你相处了好多年。
《玫瑰的故事》中苏苏、方协文的出现,又一次将<原生家庭>这个话题抛在了人们视线中。苏苏面对着的是一个破碎的家庭和从她身上无限索取的母亲,她是她的“牢”,每当苏苏眉头紧皱、声音发抖时就意味着这个角色要出场了,她的母亲把懦弱、自私、无能展现的淋漓尽致,而她不得不学会隐忍、冷静、扑腾着不断挣扎,也难以信任和接纳一个人。拥有一个家成了她给予自己的底气。
方协文则是在母亲过度控制和保护下成长,贫穷环境带给他的自卑导致他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信心,害怕失去、害怕别人看不起,因此他总是试图通过掌控来维护自己的安全感,甚至不惜用暴力和威胁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赢得别人的认可、获得更多的财富所带来的安全感远大于爱。也许,他还没完全学会怎么去爱。也许,自卑早已成为习惯。
剧评下一个网友写道“几乎所有的人都说家是最后温暖的港湾,我一直在试图寻找各种证据证明这句话,可直到现在我仍极度之害怕家里的开门声和脚步声,找不到克服的方法。”
成长烙在你身体里的印记,贫穷、暴力、压迫或是感受不到爱,都会把一个孩子糅糙成复杂、拧巴的样子。在黑暗中他们将自己封锁,又在一个个夜晚抚慰着自己从破碎中走出来。成年后他们带着坚硬的铠甲与这个世界抗衡,明明渴望爱,却总怕自己深陷在牢笼。
02
他们给予的爱里好像永远夹杂着钝感的痛。
近日热映的电影《抓娃娃》让我们看到平常的原生家庭中“变相”的爱,折射出的是大多数在打压式、穷养式教育中成长出来的孩子生活。
从马继业改名的那刻起,他的命运便被打上标签,好好读书、背负希望、考上清北成为了他被搭建好的前十八岁人生主题。
马成钢(马继业的父亲)秉承着“寒门出贵子”的传统观念,将自己白手起家的励志故事复制在马继业身上以便他有能力继承家业,因此精心设计了一场沉浸式体验苦难年代的“密室逃脱”。贫穷的家庭、卧床不起的奶奶、“牺牲一切”为了孩子的父母、过生日留不到吃饭的外公外婆,以及吹头发都要听物理定律、刚进门就要演练数学题、从小就被引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大杂院、在道路上时不时就要和外国友人搭话中长大的他。剧情显然很奇葩,就像他十八年后才醒悟过来,那好像是一场被神秘力量操控着的长大。
马继业体验着被安排好的辛酸与苦难,学着在贫穷生活里自立自强,忍着同学的嘲笑依然捡着瓶子维持生计,听着爸爸说破了的皮鞋还能再穿几年,好不容易遇到伯乐却突然瘸了腿被扼杀的体育梦。求钱成了他的“外在需求”,而不舍得辜负家人期望成了他的“内在要求”。
这场“苦行僧”的教育如果没在那场思想政治公开课中被打破,他会顺利地以700+的成绩考入被委以重任、重复提及的“清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但故事的结尾总是事与愿违,他以“一只鹰”逃离了那年高考,撕破了虚假的场景幕布,看到了真实世界。而这场虚假游戏的制造者并没有半点醒悟。电影最后马成钢对着儿子沉默的背影最终忍不住抓狂。
“你以为是我们在操控你的人生吗?”
“你也在操控我们的人生!”
马继业早已不懂得反抗,只是平静地说,“以后的路我想自己走。”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成绩唯一论”这个情节我们比任何人都熟悉。父母自我牺牲式地付出,念叨着高考万岁,小时候的我们也无比坚定的相信考上大学,一切就都好了。
我生长的地方,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屡见不鲜。在小城,父母经历过大包干时期吃不饱饭的日子,那时候他们挨过饿、也尝尽贫穷的苦头,家里永远有农活要干,大人永远在忙碌见不着面,点着蜡烛写作业、几个兄弟姐妹决定哪一个人去上学,门槛被踏破却没钱来修缮。而1951年后大学生包分配、包住房的政策,真的实现了读书改变命运。
他们成才了,日积月累的吃苦成为邻里邻居的骄傲,然后不那么富裕的教育方式被“传唱”。我们逐渐对“你要向某某学习、看看人家。”“你考这么差对得起我么?我们这么多年省吃俭用不都是为了你。”“买啥买,除了与学习有关的东西都不要买,这东西有啥用,能让你涨几分?这想东想西的劲怎么不放在学习上。”之类的话习以为常,我们压制着自己的渴求和欲望,不断以成绩寻求着父母的认可,而父母总觉得还不够足以与自己的付出相匹合。最后,以爱之名成了双向束缚,十八年的日子里双方都觉得苦。
我们与传统的中国式家长关系,更像是一场power game,所以争辩是永远无效的,唯有以权利更迭的角度去看待我们特有原生家庭里的问题,这事才有解。而这种情感延续成年,儿时的亏欠感累积衍生出的是敏感、自卑、无助、讨好以及在与人靠近时的惶恐不安。
03
亲爱的朋友,将时限拉长一些,希望你明媚,不要流泪。
最近听朋友说起在亲密关系中的依恋模式,依恋模式既是一种应激模式,更像是一种惯性,主要跟原生家庭有关,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矛盾型。其中,回避型、矛盾型大多生长于缺爱的家庭阴影中。回避型依恋受制于家庭长期性的打压、情感隔离,倾向于以自身解决问题,不喜欢谈论感情,回避亲密关系,难以依赖他人;矛盾型依恋根源于一种不稳定和忽冷忽热的生长环境,表现出焦虑和回避双重特征,时而极度冷漠时而极度热情,渴望亲密又恐惧欺骗。
对于从小缺爱的人来说,长大后在亲密关系里也隐隐有不配得感。总是小心翼翼,患得患失,遇到一个对自己好的人就盲目沦陷,喜欢一个人又在爱得深沉和主动回避中来回拉扯,最后自己的心被折腾的七零八碎、而对方也被折磨累了。兜兜转转总在做同一件事: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肯定,以及挣脱曾经命运的束缚,比如贫穷、比如无人理解的空空荡荡。
小时侯被寄予厚望的你可能有些累,但大多数时刻他们仍然是你坚硬的后盾。
除了极端的家庭情况,长大后你可能会理解父母,他们也是第一次当家长,那时的他们能给你的是他们最好的全部,人生还有很多可能,接下来美丽的人生需要你自己创造了。把成熟的心智和见识带给小时候的自己,用你自己希望被善待的方式安抚那个曾在风雨中漂泊的小孩......
路灯锃亮,壁炉暖和,亲人相聚,你和你的爱人、孩子隔着热气腾腾的晚餐说着温柔的废话,时间到这了,远方开阔明亮......
释怀的感觉,像重新活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