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非音乐发烧友”,过去对音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研究,也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歌手、乐队。但Dido是第二个意外。
对于Dido的声音,我能做出的描述只有一个“Complex”。也许这个词并没有用在正确的地方,也不适合用来形容声音,但这就是我最真实的感觉。慵懒、沙哑的同时,却又有着其高昂的一面,能让人瞬间满电,从颓丧中抬头,仰面,接受来自窗外阳光的温暖…
安静。她就像是一个吟游诗人,漂泊无依,却又怀揣着乐观,用她独特的声线,唱着一个又一个或悲或喜的故事。
Thank you。
她的经典之作,被收录在《No Angel》——这一曾缔造全球销售3700万张辉煌纪录的专辑中。
歌曲的前奏是略长的轻快鼓声,随即而来的便是Dido那略带几分慵懒、沙哑的声音“My
tea’s gone cold,I wondering
why I get out of bed at all…”一个睡眼朦胧的女子便赫然出现在脑海中。讲述了一个失恋女人的故事。从一开始歌词所讲述内容的灰暗,再到之后故事的一点儿一点儿的清晰。
Dido通过音效交迭,让曲子能予人一种颜色渐变的感觉,像是身在其中一般,让听者仿佛看到了歌词里唱的那个刚被男友抛弃的伤心女人坐在床上,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心里被悲伤填得满满的同时,脑袋里却全是宿醉后的各种恍惚。
不过在许多人看来,要理解《Thank you》这首歌,要结合电影《滑动门》(又名:《双面情人》来看,所以这首歌讲的并不是失恋女人的伤心,而是人生中总有各种失意,但生活中总有值得你去感谢的地方。不过,私以为,再做进一步的理解的话,那么就是一种带着“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色彩的“谢谢”了。
Dido的歌在带着轻快明丽的色彩的同时,却也总是带着那么点儿灰暗色调。让人听罢,百感交集。就好比《Life for Rent》这一专辑,漂泊感比之其以往的专辑要更加的强烈,但却也多了一分的自信与成熟。就像她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这张专辑代表了我目前对生活的看法和心境,以及我未来想过的生活。不要怕冒险尝试。人很容易安于稳定自满,和世界脱节。这张专辑是我时时刻刻对自己的提醒及警惕。”而这张专辑也让Dido获得了美国第四十六届葛莱美音乐奖“最佳女歌手”的提名。
《Life for Rent》这张专辑,相传是在Dido父亲去世之后方作的,一方面在歌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Dido对其亡父千丝万缕的惦记,以及寻觅未来,漂泊之后,应该停在怎样一个港湾。
就像Dido自己说的那样,作为一个少有的英国本土的、同时却也拥有国际销售量的创作型歌手,不少人曾经对Dido的歌的成功秘诀感到好奇,而Dido对此的回答则是“我关心的都是小事,小事的细节,一直如此,以后也如此。反映在生活上,我也只注重这些,大事件就任由它自己发展。”
Dido所说的道理听起来很是简单,但却是少有歌手能做到的。当今时代的文艺似乎总是倾向于关注大事,而非生活中的点滴,如此一来,便造就了今日好莱坞电影尽管有着极高的票房,却鲜有能真正打动人的创作。音乐,更是如此。
音乐对于人而言,尽管看不到、摸不着,但却总能从各个方面一点一点地渗入我们的生活,从而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各式各样的影响。而如何做到打动人呢?答案恰恰便是将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零星琐事叙述出来。
从Dido的《The day before we went to war》中,我们可以看到Dido歌曲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战争的无奈以及赴战前与亲人离别的种种不舍。“The day before we went to war...”这句歌词在听众的脑海中始终萦绕着,就好比凌晨边关响起的号角,让人满怀心酸的同时,却也对未来抱着那么点儿复杂的心情。没有要为国捐躯的英勇无畏,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平凡人对战争的不喜以及没有办法·抗拒的淡淡忧伤。而这,也许就是Dido音乐中,所展示出来的人文关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