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锁》读后感
“一个人之所以还能在世上苟活,只是因为生活本身毫无意义罢了。”
《人性的枷锁》(Of Human Bondage)是毛姆具有自传性质的作品。毛姆,自称为“杰出的二流作家”(well up in the second class),他对自己冷静剖析“我绝算不得天赋异秉,但胜在个性鲜明,好歹弥补了其他方面的不足”,他眼神犀利敏锐,将人性多少病毒,用一把锋利手术刀剖给你看。这冷酷与刻薄多少来自于他切身体会过的悲凉。
毛姆出生于1874年,八岁丧母,十岁丧父,后被送到叔叔家抚养;他性格闭塞害羞,身材矮小和口吃,进入学校后收到同学欺凌。1892年前往德国学习,同年回英国,在会计事务所担任实习生,后学医五年,曲折的生活经历为后期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这些人生经历与书中的主人公的构建有诸多类似之处。
小说主人公菲利普,自小跛脚,充满自卑,曾无数次祈祷能有一双正常人的脚,曾无比嫉妒万人迷的好友罗斯,到后来看清宗教的虚伪,突破种种束缚,走上自己的路;他尝试过学画画、学会计,摔了跤,爬起来,从新选择;最后选择做一名医生,并乐在其中。这条路走来, 磕磕碰碰却每每揭开枷锁时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遇到的人和事让他深陷其中,却也教他成长。
喜欢他在巴黎那段,时不时聚一场,高谈阔论,舌战耳赤;那里是梦想的地方,艺术家的天堂,身处其中不禁让人飘飘然;然而那里也有为自由奋斗一生,落得饥寒交迫的晚年,冷静且冷漠等待死亡降临;也有为追逐梦想,即使没有禀赋,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却饿死告终。
喜欢毛姆的文字,简洁平实却将人性说得透彻。他在自序里这样说“过去为追求华丽的辞藻修饰、周密的行文结构,我没少浪费精力,最后不过竹篮打水;时至今日,我已然放弃了这些花哨的东西,只求着力达到平实和简洁的目的。”
菲利普的几段感情,除了最后与萨利happy ending,都是超级虐。威金森小姐启蒙了他的爱欲之情,而米尔德里德让他深受其苦,欲罢不能,“I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 他一方面鄙视她、憎恨她却也深深地爱着她。他追求她的时候,卑微到尘埃里,行为举止让人唾弃,借钱给她与好友狂欢,为了她无情抛弃心地善良的诺拉,她愈发有恃无恐,他愈发“宽宏大量”,当解脱出来时,菲利普“认真呼吸这些新鲜空气,就像重生了一样,真搞不懂之前自己竟被困住,无视周边这么多的美好。”
佛陀在经典里面把人生之苦总结出八种,其中之一苦便是《求不得》之苦。记得姜文导演曾经拍过一部电影叫做一步之遥,故事讲述的就是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每次都差那么一点点,永远都是接近目标却永远得不到。这就是一步之遥,看似很近,实则遥远,这也就是人生求不得之苦!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贪欲之心深重,痴迷于眼前的各种诱惑,总想得到更好更多,永无休止,而不去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幸福。内心的烦恼痛苦不堪,在众多的求不得梦境之中忧苦度日。
“True love is love for humanity.” 后来的菲利普帮助米尔德里德N次,不过出于人道主义援助,而这位米尔德里德最后自作孽沦落到妓女且无药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