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团旅行时间紧,有些像赶趟儿,不过茶卡盐湖的美景抵消了旅途的疲惫,挺不错的一天。
头天坐车时间长,晚上回住处也太晚了,所以很累。本想写完旅行记录,被先生制止了,第二天要早起,他怕我身体吃不消。
也就没再坚持,一觉睡到四点五十闹钟叫,赶紧起床洗漱。六点出发去茶卡盐湖,一车人都昏沉沉的,大部分在车上很快又睡着了。
车程很长,从互助县到茶卡盐湖,大巴车开了五个多小时三百多公里路。
路程虽长,但不单调。同行的大家很热闹,唱歌,说笑,互相开玩笑,气氛欢快,笑声不断。
只有一点,就是坐得太久,腰酸背疼,很是难受。不过想着要去的地方很美,向往之情便消减了身体的不适之感。
十二点左右到了茶卡盐湖,在导游的建议下我们乘盐湖景区小火车,驶入盐湖深处。
小火车相当于一般景区的电瓶观光车,一路上可以欣赏到盐湖的美景以及嬉戏的游人。
景区的阳光一会躲进云层,一会又调皮地跑出来。这样湖面上一会苍茫一片,一会耀眼闪亮,天上的云也变幻无穷,和湖水交相辉映,让人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天。
很快到了最深处,有人争相在小火车头那拍照,工作人员哭笑不得地催促离开,火车又要离开了。
脚下是盐铺成的路,像踩在雪上,细听有咯吱咯吱的响声。没见过这么多盐的游人,惊呼着,叹息着,追逐打闹,嬉笑玩乐。这边,有人抓起一把盐往上撩起,同行者忙抓拍一个又一个镜头。那边,竟然有人躺在雪白的盐地上,让自己陶醉沉迷的姿态保留在手机里。
痴迷摄影的先生当然不会放过这绝美的机会,这儿拍拍,那儿照照,拍完景致拍人物,照完这边转那边。
盐路两边,是盐湖的主体。最近是雨季,湖水比较多,正好满足了人们对水的向往亲近之渴望。
水深禁止涉足的湖面,看着比较清澈,清风徐徐吹来,荡起圈圈涟漪,引来有人陆续前来依水拍照。
不远处的浅水体验区,可就截然不同了。热闹自然是少不了的,热闹的形式却是大同小异。
景区有专门租给游客鞋套的地方,这里人头攒动,人们情绪高涨,租了鞋套就呼朋引伴地下水了。还有人自带了网购的鞋套,此刻也有了用武之地。不过鞋套很快就湿了,却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快乐比什么都重要。有人干脆不顾湖底盐粒硌脚,光着脚丫子就去了,那种酣畅淋漓,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爱美的女士,在水里各种摆拍,湖水湿了裙摆也任由它了。有一个穿大红色美人鱼裙的美女,从水里出来时腰部以下全湿了,却依然笑得不管不顾。
同行的女伴们很会玩,三五成群地在水里嬉闹。一会拉着手连城一排,一会又围成一圈,不久又即兴表演一个水上节目,有节奏地笑着喊着,做着可爱的造型。旁边少不了的摄影师,认真寻找着合适的角度,记录下她们快活开心的一幕幕。
我们本来不打算下水的,却没耐住同伴小美女的撺掇。她借给我们鞋套,催我们下水,开着让人忍俊不禁的玩笑,逗我们笑得前仰后合。鞋套有些短,我们在鞋套里面还穿着自己的鞋,所以只在浅水处玩了一会,我们就出水了。去掉鞋套,只一会功夫,风干了的双手已经满是细细的盐粉沫子。
大家感叹着盐湖的名副其实,回味着稍纵即逝的快乐,真有点梦幻的感觉。
一路由里朝外走去,游人有和我们同向的,也有步行进入和我们相向而行的,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人们莫不满面含笑,大家对这美丽盐湖的留恋都摆在脸上。
玩得差不多了,我们加快了速度,要赶在规定时间和地点集合,这是不能马虎的。然而毕竟这里太美,我们也好不容易才来这第一次,甚至也是最后一次,所以免不了边走边停。
这样速度就慢了许多,快到出口的盐雕处时,已经差不多到集合时间了。没办法,只好以极快的速度摆姿势,急急地招呼各自的伙伴赶快拍赶快拍,争取不留下丝毫遗憾。
其实,拍了那么多照片,就真正留住了那么多美好吗?这么急匆匆地走马观花,于旅行的意义来说,又有多少价值呢?
不由对这样的旅行感到索然无趣,接下来的青海湖之行又会有多少区别呢?
随着人群走向盐湖出口,七折八弯的一段出口,摆满了卖披肩帽子饰品及当地土特产的小摊点,整段路上色彩缤纷,琳琅满目,阵势恢宏,好像在夹道欢迎来往的游客。
离开了盐湖,乘车前往住处的路上,大家意犹未尽,欣赏着手机里刚刚录下的视频,品评着精美的照片,笑声不断,开心得忘记了疲倦。
忽然有所悟,也许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出来旅游所观景致倒在其次,重要的是那份放松,是那种平日忙碌时无法获取的开心和无拘无束。
静静地感受着大家的快乐,我的心充满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
无戒训练营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