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命运与国家政策紧紧相连,在未曾经历过时,谁也不能用简单的对与错来判断,只有经历了岁月的考证,最终的对与错也就不需评判而自知了。
90年,小妹初中毕业后,由于中考没考上高中,便在家待着了,由于家里的农活有哥哥和父母在忙碌,一般情况下不用小妹下地,除非地里特忙时,小妹偶而跟着去几次。这样小妹在家待着半年多。
同样和小妹一样没考上高中的同班要好的同学几个姐妹毕业后,都去了城里打工,时常在周末她们休息时,来我家找小妹来聚,小妹在她们的影响下也要去城里打工,母亲当时说什么也不同意,怕不安全,但最终未能招架住小妹和她几个同学的软磨硬泡,小妹也到城里一家蛋糕店打工了。
小妹和几个同学在蛋糕店打工还是蛮顺利的,第一月工资给老爸买了条《大生产》香烟,给老妈买了条红头巾,小妹在蛋糕店也就做了下来。
小妹在城里打工一年后,与在五金机具厂上班刚中专毕业的妹夫谈起了恋爱,那时的的中专生都是城镇户口的,就是这户口的不同将整个国家划分成了两大阶级,即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在老百姓口说白了也就是分为城里人和农村人,城里人在当时有着极大的阶层优越感的,所以这两个阶层男女搞对像,在当时在一起还是很让他人有谈资的。阶层高的外在条件是可以差的,阶层低必须得个人优秀,这样才有可能对等的。如同玩跷跷板一样,人重须必须力臂可以短,人轻力臂必须长一个道理。小妹和妹夫尽管他俩是自由恋爱,但也是在这跷跷板定律下谈起的恋爱。妹夫个子矮且家庭条件不好,小妹个子高,人长得漂亮。
母亲知道小妹在城里搞对像了,开始是非常不同意的,说:“农村姑娘由于没户口、没固定工作到城里会被婆婆家看不起的,另外城里小伙儿优秀的话,谁会找农村姑娘的呀。”“我们俩是自由恋爱,而且他对我真的非常好,虽说他长的是没咱家人高,条件也没咱家好,但他爱我。”小妹和母亲说。我的母亲还是很开明的,对于孩子大事嘴上唠叨完后,基本还是听孩子自己的。妹妹和妹夫搞对像也就光明正大的。
那阵子小妹的农村户口一直成为了母亲心中最大的痛,在母亲心中始终认为小妹与妹夫户口的不同就是不平等,是小妹低妹夫一等,因此母亲一直在托城里的姑妈打听,有没有可能把小妹的户口转为城镇户口。
在小妹谈恋爱第二年的夏天,沈阳政府就出台了蓝印户口政策,蓝印户口,是一种介于正式户口与暂住户口之间的户籍,因公安机关加盖的蓝色印章,而称为蓝印户口。即用一万元可以购买蓝印户口,蓝印户口满五年后可以转为盖红印的城镇户口。母亲得到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将家里养的七头长山白猪全部卖了,并又把家里存粮都卖了,凑足了一万元,自己亲自跑了三天市政府相关部门竟然把小妹的农村户口换成了蓝印户口。
那年代的一万元相当于一年全家的总收入。问母亲为什么非得把小妹户口变成城镇户口呢?母亲说:“就是在贵借钱也得把小妹的户口问题解决下来,如果不解决的话,将来小妹婚后生了孩子,孩子的户口也是农家村户口。将来孩子上学怎么办?这一万元实则是买了两个户口呀,一个是孩子真正的城镇户口中,一个是小妹五年后的城镇户口中。”如此看来老妈想法还是蛮超前的呀。
当年的十.一,小妹便和妹夫结婚了,来年的五月份,小妹便怀孕了,由于小妹和妹夫二人城里没房,一直和公公婆婆挤在城里的两间平房内,两人的户口也一直挂靠在妹夫表哥的户下。由于小妹怀胎,城里蛋糕店的工作也就辞了,于是小妹回到了老家保胎待产了,母亲这期间除了精心侍候小妹外,还时常念叨起买蓝印户口这事,每每说起这事母亲脸上便有得意之情。想想也是一切都是按照母亲当初预想着的发生了。
事情总是当你觉得一切顺心顺意时,烦恼也就快要不期而至了。
小妹的孩子在阴历年三十出生后,那年的春节母亲是在乡医院度过,孩子转眼孩子就满月了,妈妈一直催促妹夫把孩子户口去上了,可妹夫总是一托在托,直到孩子九个多月大时,妹夫开车出了车祸离去,孩子的户口依然未进行登记上。
死去的妹夫给小妹留下了最大的难题,如果孩子没有户口,交通造事方将对孩子抚养费部分不计算在理赔范畴之内。
未完待续
下一篇
《小妹之给孩子上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