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1

切片系统业务规则整理

一.系统介绍

为了保证所有可靠性检查合格的工单才允许入库,通过ERP后台作业在所有工单经过"外观检查D_VI_01"时自动锁定,

待物理实验室切片检验合格后再解锁工单

备注:计算在站工单逻辑复杂,查询耗时较长.

解决方案:每隔1小时通过后台作业执行存储过程转存在站工单

如工单在ERP系统过快帐则不能保证工单在切片未完成的锁定

目前切片系统 共量测以下 11个项目

通孔,埋孔,盲孔,压接孔,介层,背钻,回流焊测试,可焊性测试,POFV,埋铜块,控深铣

二.各项目详细说明

通孔

量测项目必要性判定方式:

经过钻孔工艺的料号都需要量测.

gc_data038 表存在

chengshi LIKE '%drill%'

AND pth <> 'press_fit'

AND beizhu <> '工具孔' 的记录.

通孔需要量测以下明细:

面铜量测值A

面铜量测值B

面铜量测值C

面铜量测值D

孔铜量测值E

孔铜量测值F

孔铜量测值G

孔铜量测值H

孔铜量测值I

孔铜量测值J

平均面铜

最小孔铜

平均孔铜

基材上油墨

线路上油墨

线路拐角油墨

NSMD焊盘与阻焊厚度高度差

SMD焊盘与阻焊厚度高度差

BGA塞孔与SMD高度差

孔环阻焊厚度

负凹蚀/凹蚀

MinRing

隔离环距离

贾凡尼效应(化银板)

树脂塞孔凹陷

半塞孔

全塞孔

镀铜裂纹/断裂

镀铜褶皱

镀铜层间分离/空洞

内外层铜箔裂纹

分层

孔破/镀层异物/空洞

防焊侧蚀

孔壁粗糙度

灯芯效应

基材裂纹

玻璃纤维贯穿相邻孔

压合空洞

###明细模板包含的字段

[量测项目,量测对象编号,量测对象,MI单位,设计规格,控制下限,控制上限,量测值1,量测值2,量测值3]

备注:通孔需要量测三组量测值!

其中的计算项目 量侧测值1= 量侧测值2/量测值3

###特殊项目

除以上明细外,通孔还需要从工程资料中获取 塞孔类型,D2M 孔到铜

D2M 获取方式:根据料号,读取工程导出的按料号对应的文本资料,如 *\172.21.20.170_share_data 的文件中包含HOLETOLINESPACE且不包含HOLETOLINESPACE的一行记录.

结果换算成mm,即记录值25.4

塞孔类型 获取方式:根据料号,读取工程导出的按料号对应的文本资料,如\172.21.20.170_share_data_info* 的文件中包含set sk =的一行记录.允许值为[n,a,h,ah]

特殊项目量测必要性判定规则

平均孔铜 规则:未从工程资料获取到有效数据时, 当最小孔铜(MI_UNIT=孔铜)<= 19 时,平均孔铜取 20,否则 25

根据 塞孔方式[无塞孔/全塞孔/半塞孔/全塞+半赛] 设置 量测对象半塞孔,半塞孔是否必要.

双面板(层数=02)不需要检测: MinRing,隔离环距离,负凹蚀/凹蚀

化银板(料号第二位为A的料号):需要量测 贾凡尼效应(化银板),其他料号不需要量测

防焊塞孔 经过D_SM_02(122),这个站别 的料号才需要量测 BGA塞孔与SMD高度差,孔环阻焊厚度

树脂塞孔 经过D_PF_09,D_PF_07,D_PF_02,才需要量测 树脂塞孔凹陷

可删除项目:[基材上油墨,线路上油墨,线路拐角油墨,NSMD焊盘与阻焊厚度高度差,SMD焊盘与阻焊厚度高度差]

检验结果判定规则

计算项目:贾凡尼效应(化银板),塞孔深度(单面塞),塞孔深度(双面塞) 量测值1= ROUND((量测值2/量测值3)*100,2),计算结果(保留在量测值1)在 控制上下限区间内

计算项目:孔铜深镀能力(TP) TP=孔铜G、H的平均值/E、F、I、J的平均值

计算项目:平均面铜,最小孔铜,平均孔铜,孔铜深镀能力,分别计算量测值1,量测值2,量测值3,计算结果均需在 控制上下限区间内

来自于MI的明细项目需要三组量测值;合格条件: 三组值 均在 控制上下限区间内

不来自于MI的明细项目需要一组量测值;合格条件: 量测值1 在 控制上下限区间内

##埋孔

埋孔需要量测以下项目:

量测项目 规则来源 单位 设计规则

面铜量测值O

面铜量测值P

面铜量测值Q

面铜量测值R

孔铜量测值S

孔铜量测值T

孔铜量测值U

孔铜量测值V

孔铜量测值W

孔铜量测值X

平均面铜

最小孔铜

平均孔铜

BGA区域塞孔深度 Regular ≥90%

非BGA区域塞孔深度 Regular ≥80%

埋孔焊盘处分层 Regular 0

明细模板包含的字段

Excel模板必须包含以下字段:[量测项目,量测对象编号,量测对象,MI单位,设计规格,控制下限,控制上限,量测值1,量测值2,量测值3]

备注:埋孔需要量测三组量测值! 其中的计算项目 量侧测值1= 量侧测值2/量测值3

特殊项目量测必要性判断规则

无特殊规则

检验结果判定规则

计算项目:平均面铜,最小孔铜,平均孔铜,分别计算量测值1,量测值2,量测值3,计算结果均需在 控制上下限区间内

计算项目:BGA区域塞孔深度,非BGA区域塞孔深度 量测值1= ROUND((量测值2/量测值3)*100,2),计算结果(保留在量测值1)在 控制上下限区 间内

来自于MI的明细项目需要三组量测值;合格条件: 三组值 均在 控制上下限区间内

不来自于MI的明细项目需要一组量测值;合格条件: 量测值1 在 控制上下限区间内

盲孔

盲孔需要量测以下项目:

量测项目 规则来源 单位 设计规则

面铜量测值K

面铜量测值L

孔铜量测值M1

孔铜量测值M2

孔铜量测值M3

孔铜量测值N1

孔铜量测值N2

孔铜量测值N3

底部孔铜

平均孔铜

底部微蚀量 Regular 1~4

侧蚀 Regular ≤10

里铜悬空 Regular ≤10

玻纤突出 Regular ≤15

填孔内层Dimple Regular ≤20

填孔外层Dimple Regular ≤30

填孔空洞 Regular ≤25%

树脂填孔饱满度 Regular ≥60%

偏位破盘 Regular 0

蟹角 Regular 0

柱状结晶 Regular 0

镀铜不连续 Regular 0

底部残胶 Regular 0

阻焊入盲孔 Regular 0

表面镀层不连续 Regular 0

封孔 Regular 0

盲孔叠孔TP超出A区 Regular 0

孔径比 Regular 70%~100%

明细模板包含的字段

Excel模板必须包含以下字段:[量测项目,量测对象编号,量测对象,MI单位,设计规格,控制下限,控制上限,量测值1,量测值2,量测值3]

备注:盲孔实际只需要一组量测值! 明细模板 包含量测值2,量测值3 是为了 计算 那些计算项目

特殊项目量测必要性判断规则

电镀填孔 经过 电镀填孔(D_PL_06, 479) 站的料号

外层 需要量测 [填孔外层Dimple,填孔空洞]

内层 需要量测 [填孔内层Dimple, 填孔空洞]

没经过的 不需要 [填孔内层Dimple,填孔外层Dimple,填孔空洞]

树脂填孔饱满度 经过 树脂填孔 D_PF_09,D_PF_07 D_PF_02,才需要量测 [树脂填孔饱满度]

有电镀填空时,不需要量测 面铜,孔铜

检验结果判定规则

计算项目:树脂填孔饱满度,填孔空洞,孔径比: 量测值1= round((量测值2/量测值3)*100,2)

压接孔

压接孔需要量测以下项目:

面铜量测值A

面铜量测值B

面铜量测值C

面铜量测值D

孔铜量测值E

孔铜量测值F

孔铜量测值G

孔铜量测值H

孔铜量测值I

孔铜量测值J

平均面铜

最小孔铜

平均孔铜

明细模板包含的字段

Excel模板必须包含以下字段:[量测项目,量测对象编号,量测对象,MI单位,设计规格,控制下限,控制上限,量测值1] 备注:压接孔需要量测1组量测值!

特殊项目

压接孔的 孔径 下拉可选.选孔数量前五的孔径最为选择项

特殊项目量测必要性判断规则

压接孔最小孔铜规则:当工程没有传最小孔铜(值为0)时,取通孔的最小孔铜

压接孔平均孔铜规则:当最小孔铜(MI_UNIT=孔铜)<= 19 时,平均孔铜取 20,否则 25

检验结果判定规则

计算平均面铜,平均孔铜

所有项目判定合格依据: 量测值1在控制上下限制之内

介层

介层包含 介质厚度(基板),铜箔(内层铜厚)等数据,因工程尚未完成每个料号叠构的信息化,介层的规则需要人工先录入(excel导入);

Excel 包含以下内容:

C面 面铜铜厚

每一层  PP厚度(单位um)

每一层  铜箔厚度(单位 oz)

S面 面铜铜厚

成品总板厚

导入系统后,后台自动将 每一层的铜箔厚度的控制上下限转换为 um

基板,PP,成品总板厚 三类数据 控制上下限 等于设计规格±公差

成品总板厚 等于 各项求和

明细模板包含的字段

Excel模板必须包含以下字段:[量测项目,量测对象编号,量测对象,层别,设计规格,控制下限,控制上限,量测值] 备注:介层需要量测1组量测值!

检验结果判定规则

计算成品总板厚:各项求和

所有项目判定合格依据: 量测值1在控制上下限制之内

背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