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愚.测量媒体公信力的指标--网眼有多大?

满嘴跑火车的不要骗子,是欠抽的熊孩子;
真正骗子都是大师,演技高超,洞察人心:
他耐心的倾听;
轻轻的引导;
请君入瓮。

骗与被骗,与自由经济的卖与买是孪生姐妹;

共赢与损人利己的区别在于,是否有人觉得不划算?

骗之所以成功,一是信息不对称,二是人的心里弱点被抓住。从这个视角,媒体不是钓愚,而是“织网捕愚”!如果有人说,主流媒体公信力减弱,网络媒体假信息泛滥,那只能说,在网里太久了,以为在海边睡吊床呢:

大媒体时代,首先打破了媒体不对称,受众可以通过更多的信息判断真伪。对于媒体而言,织网的难度提高了。

所谓媒体公信力下降,不过是织网技术提高的太慢,网眼太大了。

同时在海量信息中浸泡,人们的心里防线也越发强大,对于事物的判断更多的聚焦到:

我付出的成本是否小于收益的市场本质。

因此,媒体价值测量标准,也要从吸引了多少【注意力】,转到兑换了多少【消费力】的重心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