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这个单元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是学习精读的方法,学习路径是: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仔细研读本单元的3篇教读课文和1篇自读课文,我觉得《说和做》区别于其他篇目的文本特质是用诗意的语言表现人物精神。预习提示和思考探究也提示我们关注本文“精致凝练,富有诗意”的语言特点。因此,我把本课确定为语用型文本教学。
王君老师在青春语文沙龙中曾谈到:“语用型文本的教学方式很多。主要路径有两种:一种是聚焦法——侧重解决文本中最鲜明突出的语言问题;第二种是发散法——全面关注一个文本的“语用”,看篇、看段、看句、看词、看意,针对文本特质,或者“五看”均看,或者选择其中‘几看’”来看。”立足于王君老师文本特质与课型创新理论,细读《说和做》一文,我觉得领悟本课诗意语言的抓手是对举手法的解构和品读。因此,我把课堂重心聚焦于“对举”这一语用点,多角度解构、品析,逐层深入文本内核,领悟人物精神。
“对举”源于清汪师涵的《诗学纂闻·对举字》,后在诗词创作中广泛应用。对举是指并列两个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其特征是所列举出的两类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相互映衬。在本课中,作者臧克家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相对列举,描述闻一多先生不同身份的不同言行,在看似对立中高度统一,即言行一致,爱国情深。文章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中,把对举手法运用得纯熟自然,巧妙贴切,达到以“片段”之形知人物全貌的写作功效。
基于此,我把课堂设计为三个环节:知内容、赏语言、悟主题。环节一知内容,重在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环节二赏语言是课堂教学重心,力图解读“怎么写”“写的怎样”,引领学生品析语言,经由语言文字,经由作者的诗意表达,领悟闻一多的伟大形象;环节三解决“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揭示人物精神的普世意义,对学生进行情感浸染。
“知内容”环节,利用课后“思考与探究”第一题,指导学生通读课文,勾画有关“说”和“做”的句段,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人物言行特征。
在“赏语言”环节,我以“对举”作为语用聚焦点,从四个方面来解读发现,深入解析:层次的对应,句子的对偶,词句的对照,短语的对衬。教师给出示例,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开展猜读、比读、对读等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在多角度多层次的朗读中感受文章对偶之美、短语之妙、用词之准。语言是文章的外在形式,人物精神、作者情感才是写人散文的内核。因此,每个活动的落点都指向人物精神的领悟,从而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向文章更深处漫溯。
“悟主题”环节用一个句式展开:“……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他还有另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他……”学生在说读的过程中,对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逐渐从客观认知走向感性认同。最后,由文中“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一句,引导学生说话,领悟人物精神实质。
王荣生教授说:“唯有通过个性化的语句章法,我们才能感受、体认、分享散文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说和做》作为经典美文,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都有可圈可点可教学之处。但毫无疑问,“个性化的语句章法”是散文阅读的关键所在,也是语文教学的应取内容。
聚焦语用点,开掘发现,深入解读,是精读的重要方式。而聚焦式语用型文本教学,正如王君老师所说“需要我们对语文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知识点有精深的研究,有大胆开拓的精神”“语文知识体系需要我们通过学习自己去建构。”这节课选用“对举”作为语用点建构课堂,是一次尝试,一次探索,有待于在一次次的课堂实践中检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