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病因及发病机制?

支气管扩张病因及发病机制?

该病是一个呼吸系统常见的化脓性炎症。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的感染阻塞和牵拉,导致支气管的不可逆扩张。部分有先天遗传因素,患者多有童年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

临床表现:

1、慢性咳嗽、咳大量浓痰。

2、反复咳血。

3、常见杵状指(趾)、

4、反复肺部感染。

5、消瘦贫血。

约半数以上患者有慢性咳嗽,咯黄粘稠谈或浓痰-不等。痰放置数小时后,可见玻璃杯痰液分为三层,上层为泡沫、中层粘液,下层为脓性物质及坏死组织。如绿脓杆菌感染时,呈黄绿色。有厌氧菌感染时,味星臭。部分患者突出表现咯血症状,很少咳嗽,痰量少,为“干性支气管扩张”。

体征早期无体征,仅在背部相应部位闻及湿罗音。后反复感染,干湿罗音增多。约1/3患者有杵状指,晚期可出现低氧血症,临床表现为紫绀症。

病因及发病机理

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发因素为支气管-肺组织的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感染引起管腔粘膜的充血、水肿,使管腔狭小分泌物易阻塞管腔,导致引流不畅而加重感染;支气管阻塞引流不畅会诱发肺部感染。故两者互相影响促使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和发展。多数患者在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的病史,以后常有呼吸道反复发作的感染。

气管和主支气管扩张较少见,肺段和亚段以下的小支气管管壁支架组织薄弱,管径小,容易发生痰液潴留和阻塞,而导致支气管扩张。本病在支气管组织解剖结构上呈现不可复原性的扩张和变形。支气管扩张肉眼检查可见支气管壁明显增厚,伴有不同程度的变形,管腔可呈囊、柱状或梭状扩张。扩张的管腔内常有粘液充塞、粘膜明显炎症及溃疡,支气管壁有不同程度破坏及纤维组织增生。显微镜下可见支气管壁淋巴细胞浸润或淋巴样结节,粘液腺及淋巴细胞非常明显。支气管粘膜的柱状上皮常呈鳞状上皮化生。支气管壁有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不能见到正常结构,仅见若干肌肉及软骨碎片。管壁上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周围肺组织常有纤维化、萎陷或肺炎等病理改变。最后可并发肺源性心脏病、甚至心力衰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