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从一个心理学名词,近几年变成热门词,每个人都好像知道但似乎不得要领。心理学上的认知是一个心理意识过程,感兴趣可以看看认知心理学等书籍。
谈认知的文章和书籍很多,本篇初步总结一些认知的规律,后续会持续优化本部分内容。
一、获得认知的过程
认知提升、认知格局、认知结构,我们该如何理解,才能真正帮助我们成长发展?
有句经典的话叫:道理我都懂,就是过不好这一生。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没有“去做、并做到”你认为理解的道理,这些道理仅仅是知识存储,没有通过实践变成认知。这里道出了get认知的两个步骤:了解并实践。
其实认知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本意:“学”是通过听、看、触、思考等了解知识,“习”就是对知识进行实践、练习,所谓知行合一也。
第一步,了解。现在知识获取的途径太多,这里需要注意你的焦点在哪里,在什么领域?高度深度广度都兼顾的同时,找准专注点。
第二步,实践。实践其实有两种,一种是亲身去做,不断加深理解,然后因为掌握了知识进而变成你的信念。另一种,是感悟到了,在脑中推演一番,与已有的认知自洽,符合逻辑,并准备在以后去运用,这个认知也获得了。
让大家剁手的马爸爸,在互联网初期,看到国外的实践,并认为在国内可行,随后创建阿里,这就是认知带来的成功。记得有篇文章讲某大佬在改革开放初期到美国,见识了美国公司如何在股票市场财富起伏,恍然大悟,回来后就让自己的公司走资本市场这条路并大获成功。这就是认知的获得,并形成了一个信念: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能够带来财富效应。
在上篇讲的信念里,信念获取途径包括自己经历、思考、他人等,这也是认知的方式,信念是认知的结果。因为信念是自己相信的,相信了就会带来力量,会产生行动。
认知的对象到底是什么?所有学科的知识都能称为认知吗?或者说认知与知识的区别在哪里?请先看第二部分。
二、认知的层级
认知要提升,就说明有层级。本篇简单介绍几个认知的模型。
1、认知九层
大V雾满拦江借网剧《人民的名义》将思维认知划分为九个认知层级:
(1)最底层:无明之人,不知人不知已不知世不知事,生活备感艰辛,徒然受尽盘剥而无力自保。
(2)第二层:昏妄之人,心随境转。他们的视野太狭隘,又没什么目标,没有进取意识,总是懵懵懂懂,急了就是傻大胆,怕了就是胆小鬼。
他们总是对人性抱有深深的疑虑,不明白现在人怎么都这样。
(3)第三层:能够区分心境与现实。这是美国小学教育的核心,也是贫富认知的分界点。一旦有谁能够明晰区分事实与观点,区分观点与主观情绪或想象,这个人就具备了充足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发展能力。
(4)第四层:生意无非人情,商业无非人性,财富无非资源,成功不过运作。到了这层级的人士,都有着清醒的资源意识,自成平台,娴熟运作。基本上衣食无虞,却始终对这个世界困惑不已。
(5)第五层:洞悉世象格局,谋事胜于谋人。这类人是平台人,信奉的是平台即能力。而且他们能够获得平台,并让平台扩张自我意志。不幸的是他们必然受困于平台自身的利益博弈,这让他们每天都板着张后娘脸,逢人就说伐开心。
(6)第六层:上窥权道,下俯苍生。这类人士拥有复合平台,比第五层人士的平台更大,因而他们的全局观更宏阔。他们所据有的资源,已经能解决任何问题,但平台压力构成的死局,把他们牢牢禁锢。
(7)第七层:这一层人士勘破世相,人生无困。他们洞悉现实的不确定,善于破局,喜欢破局。但正如剧中所演的那样,宏图大智,难为凡夫俗子所理解。所以他身边的人,会由任人性驱策,八面合围,一门心思要弄死这个异类。
(8)第八层:走出人性,不为而为。这类人士,已经意识到了现实无非人性,他们决不会因为动了一根手指头,而激起人性的反弹。只需要只言片语,就能够催促事情向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但他们唯一的敌人是自己,没人能够打败他,只有他自己会看不惯自己,灭了自己。
(9)最上一层:回归平台,或可称为平台升级跃迁,这个平台不过是生态型的社会。与第八层的区别是,居于这一层次的人士,已成功的击败了自我软弱天性,同样的行为能力,不同的价值取向,所以才能做到见大而行远,迎刃方通简。
当然,九层不是严格的定义。九层之上,犹有高台。九渊之下,犹有沟渎。
老雾进一步阐述:所谓的九层认知,不过是三个维度的自由组合。
第一个维度是时空的宽广度,这个叫见大,大局面大视野大格局大见识大气魄。
第二个维度是世相的精深度。这个叫远犹,你对社会规律法则认知有多深,就能够走出多远。
第三个叫人性的反复,白首相知犹按剑,从来人心隔肚皮。风鹏正举九万里,淡妆浓抹总相宜。人生不过是一部以自我为主角的影视剧,你的认知在哪个层级,你就是个什么角色。
2、认知七层
又是老雾,借一个修机场的故事,修机场的军人,商人,道德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系统学家,认知学家,站在自己的角度各自表述了自己的看法。
当出现社会问题的讨论之时,你会清晰的看到五个层级:本能层、情绪层、立场层、利益层及社会心理层。
(1)处于本能阶段的人,因其视野闭塞,会以为所有人都在这个层级。会震惊于不同观点的出现,认为对方脑子有病。
(2)处于情绪层的人,蔑视只有本能的人,却不知道自己泥陷激烈的情绪。
(3)处于立场层的,忧心忡忡,承受着隐恶扬善的焦虑。
(4)处于利益层级的人,面对大量的本能公众、情绪公众及立场公众,有种众人皆蠢我独明智的飘然感,却不知自己陷入专业偏执。
(5)处于社会心理认知层的,格局放得开,眼光看得远,却未意识到自己虽然看到了全局,但并未跳出全局。
因此,还要加上系统认知层(6),看全局。再往上智慧认知层(7),居高俯瞰。
这就是人对社会问题的七层次认知,也反映了人的思维认知层次。
3、认知五层(15级)
傅正山老师的认知格局(认知格局)五层次将认知格局的范围用同心圆表示:
真正的认知格局,应该与个体的生存能力的强弱,生存利益的大小成正相关。具体的,在自取、自保和自爱这三个方面中,自取的效果如何关键在认识格局,自保的效果如何关键在精神格局,自爱的效果如何关键在情感格局。换言之,认知格局对自取的效果影响最大。自取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的外在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以谋生。
根据认知对象的大小为划分依据,以谋生效果的好坏为衡量标准,对认知格局进行由小到大的排序具体划分为五个级别:幻觉级、主观级、世俗级、人文级和客观级。反映心智由愚昧到智慧的逐渐演变过程,五个级别依次代表人的认知水平:①不及普通动物;⑵与普通动物相当;③与裸猿相当;④具有平均文化水平的普通人的认知水平;⑤超过平均文化水平的优秀人的认知水平。每一个级别,再依生存能力(谋生效果)由小到大细分为三个层次,共计十五个层次。
4、认知六维度
《认知突围》的作者徐垒磊说:认知是一套大脑内置的指导行动的算法。
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一套算法,是自从出生到现在的环境投射和自主意识共同进化而成的,认知是所有行为的内在逻辑,而行为是认知能力的外在表现。
他列出了6个认知突围方向:
(1)重新认识自己(2)重新认识知识(3)重新认识金钱(4)重新认识时间(5)重新认识关系(6)重新认识人生
每一个维度都有很多认知清单,不一样的认知点刷新着你的认知,推荐阅读。
三、如何理解认知的相关概念
回到前面的问题,我们说的认知层级到底是什么,认知格局又指什么?
认知层级和格局可以提升和放大,那是一种什么路径呢?我们都知道做人做事的两个方面:人情练达,世事洞明。这就是说,对待“人、事”的认知具有个体内在性、群体社会性的特点。即:人了解自身的程度,人了解与他人关系(社会运作规律)的程度。
如果理解了这些,你就会明白认知与知识的区别:知识,一旦能应用到人性和人生,社会运行规律上,让事情能顺利完成,就是认知。让自己、他人、社会变得更好,就是认知形成的正面信念(想一下如果用来作恶会怎么样)。
上篇的正面信念模型(BTAFE)是不是让自己更好更能解决问题?自取自保自爱是不是围绕着人展开的?比如一个布置了鲜花的房间大家明白能让环境变得美,这个是知识点。一旦你用这个知识来让自己、他人工作效率更高,产出更好,持续改善心情,这就是认知:用一些方法改善环境能让自己和他人变得更好(写这个系列的时候,桌上始终有两个花瓶插着盛开的百合与玫瑰:-))。更进一步,你因为这个形成了一种习惯和自控力,你的改变就持久了。
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是不是认知呢?如果互联网技术不能应用于社会生活,懂这个知识就是技术能力,不是认知。正因为看到互联网技术对社会带来的改变,马爸爸把知识变成了认知,技术人员仅仅把它看做知识。但知识会帮助你的形成认知,这是毋庸置疑的。
认知与人性人生的规律相关,与社会运行的规律相关,那么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就是一个人的认知顶层。认知的层级路径是从人性规律到社会规律到超越人性到智慧。认知的格局路径就是从自身到他人到社会到人类。
仔细理解层级和格局,是不是与意识能量层级有点吻合?是不是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有对应?
认知有层次,信念有正负,能量有高低。人一旦有了成就感价值感,整个人就会充满能量。很显然,认知层级与意识能量层级是密切相关的。
认知提升,带来正面信念,改变你的能级,产生高层次的需求,进而影响你的行为。这就是改变的大逻辑。
四、总结
过于复杂的后面再重新整理出来。
一组概念:认知层次,认知格局,认知结构
一组关系:认知->信念->能量->需求->行为
专题系列文章:
系列1:基本行为模式
系列2:意识能量层级
系列3:关于情绪
系列4:情绪之小我
系列5:关于信念
系列7:内在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