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上周的产品实训活动,我点评一位同学的习惯养成app 想法
“同学,你的产品功能非常多,习惯养成、社交、电商、本地服务… 市面上能够完全和你对标的产品并不多,有那么一款,叫微信。 建议你收敛一下自己的关注点,围绕一个具体痛点来做”
之后,同学微信上推荐给我一款习惯养成的app,问我有没有什么建议做一款比这个app更好的习惯养成产品。 这篇文章算是我一个迟到的回复吧。
微信的成功就是大家抄TA
用了一周这款习惯养成app,我的所有恶习都没有得到改善,嗯,因为我压根没有需求,但是我还是把功能都用了一下。
凑巧这周另一件事情发生了,支付宝-钱包发布了划时代的新版本9.9 至尊版, 也在产品圈里面获得了巨大的关注。(本文写于2016年8月)两个事情凑在一起,关键词在我看来却都是“微信”,呵呵哒。
如果市场上有一款产品,大家都想抄TA,是对这款产品最大的赞美;如果市场上有一款产品,大家连抄TA的欲望都没有,说明这个产品要么垄断,要么仆街
曾经的财付通抄支付宝,现在的支付宝抄微信。
工具型产品的宿命和涅槃
回到习惯养成app的事情上来,这款app答题算得上是一款工具型产品(答题过程略),我们常见的产品中大部分属于这个类别:搜索引擎、办公软件、效率工具等。
从产品的角度上看,这类工具设计简单(能解决问题就好),竞争优势在于易用性和垄断程度(涉及文件交换的),竞争劣势在于切换成本通常不高,这个用着不爽了就换一个。 当年狼厂产品不行的时候大家就用Google,Google不能访问的时候大家发完牢骚还是继续用Baidu,偶尔也用bing和yahoo查特定类型的东西,毫无障碍; 办公软件也是,PowerPoint还是Keynote,我都是哪个方便用哪个,反正操作习惯差距不大; Evernote和有道云笔记,我其实更关心哪个访问速度快。
而微信是个工具产品的异类,微信起点是一款通信工具,发文字、表情、语音的; 但是从通信构建了人和人的社交网络,于是他就不再是一款随意可替换的工具了,涅槃成为一款社交产品。(话说腾讯靠QQ起家Weixin换发第二春,真是厉害)
张老师的新分析框架
说到这里,我们其实应当去构建一个工具型产品的分析框架,来分析怎么搞好工具类产品。类似市场型的“人货场”、社交型的“Profile-Network-Application”,工具型产品我尝试用“频次-效率-壁垒-商业化”先做个尝试,后面逐步完善。
- 频次: 一款工具至少在特定场景是高频使用的,否则没有用户基础
- 效率:这款产品给用户的收益大于使用成本+切换成本,否则不会有新用户的流入
- 壁垒: 这款产品除了使用习惯,还有其他的因素可以阻止用户迁移到其他工具,维护用户基数
- 商业化: 这款产品要么付费使用,要么有其他方式维持工具的开发成本和持续优化
认真的讨论
那么回到这款习惯养成产品,大致的功能框架是:闹铃、日历计数、内容UGC社区。可能同学会和我争论到底把这个当做工具来分析还是当做社区来分析。 我的偏好是:用户的心智是什么就用什么来分析。
习惯养成App的框架分析
- 频次: 养成期每天一次左右
- 效率:使用成本很低,收益是个人主观来判断的
- 壁垒:从习惯养成的角度,没有什么切换壁垒,如果要健身我还是要用Keep
- 商业化: 目前商业化的是附带的UGC社区,工具本身没有切入
这样看的话这款工具得分不高,那我们是否就能做一款比TA更好的习惯养成工具呢?这句话就好像问:
我怎样做一款比微信更好的微信呢?
做一款更好的习惯养成产品
- 频次: 取决于你瞄准的用户群体,如果你的目标是同一批人,使用频次就要靠 Part 3来弥补了
- 效率: 这东西使用成本真的搞不到哪儿去,所以同学,更多关注能产生多少收益吧,能不能记录在日历上的同时,低调的炫耀到朋友圈,低调告诉男女朋友,满足灵魂和肉体各个方面的诉求
- 壁垒: 用UGC社区构建工具的壁垒我不大认同,旅游UGC社区商业化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同学,可以尝试你说的督促小组方式,但是先不要用惩罚金的方式(除非你通过微信群做了无产品验证),可以考虑每日打卡互相催促这种能增进人和人链接的方式,真正的壁垒是人的关系
- 商业化: 作为一款0起点的工具,商业化还是先不要放在功能设计中,建议先考虑从哪种习惯切入人群,从主题中考虑商业化的方向。我们可借鉴的模式包括会员、广告、电商、道具。 如果真能做好人人关系链的建立,可打的点还是不少的。
支付宝社交化努力要不要黑?
过去的一周大家都在聊9.9版本对首页的改造,那么从上面我们谈到的这个分析框架看,这次升级是这款“工具产品”的涅槃之举么?
- 频次: 作为一款心智为支付,带一点点资产管理的工具,频次应该是相对稳定的。
- 效率: 自定义首屏入口确实降低了使用成本,之前吐槽的一个点被解决。 收益说实话没什么增加,我讨厌在工具上面加不相干的信息。
- 壁垒: 通过“生活记录”构建支付工具的壁垒,从逻辑上看是个比较弱的需求和切入点,这能构建个皮的壁垒啊?一款支付和资产的工具,真正的壁垒难道不是对财富管理的更好理解么?通过一个支付账户把用户与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机构链接在一起,难道不是一种关系的建立么?支持联名账户、优化亲密付和AA收款,难道不是社交化努力?优化对周边商户的透出推荐强化场景的串联,难道不是把握场景的方式? 在PingWest看到对钱包设计师的专访,从产品设计角度真的是用了很多心思,为你们点赞。 但是阿里不是有句话么: 路走对了,才不怕远。
- 商业化: 棒棒哒
支付宝社交化努力要不要黑,不是个“政治正确”的问题。 分析了,选择了,努力了,有人对结果负责就好。
后记
零零散散写了这些,先不优化,发给这位同学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