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是哲鋭。
今天终于要讲讲方法了。和你讲述了这么多的基础概念,相信你会觉得有些不解。我知道这些概念会让你觉得困惑,但在我的职业规划咨询案例中,几乎所有的来访者都是在这些基本的认知上出了偏差。因此,即使阅读量下降,我还是坚持要将这些概念反复强调。
在讲了“学习”的几个重要方面后,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如何学习。最近的一次咨询中,一位还在读大学的同学询问,应该如何“成体系”的学习。这是一个很有价值也很有深度的问题。因为我直到毕业工作了,才真正的理解了什么叫做“成体系的学习”。最近看到一句话将学习的过程概括得十分精准:
“写作之难,在于将网状思考,用树状思维,展开在线性的陈述中”
这句话精准的概括了学习的三个步骤,只有通过了这三个步骤,信息才能转化为知识,并最终属于你。今天先讲什么是“网状思考”。
1.读书的过程就是将新知识与自己的知识进行嫁接
我在看一本书的时候,喜欢从第一页开始,一直读到最后一页。但合上书的时候发现,什么都没有记住。我想你应该有过这种体验吧。这应该是我们的小学老师、初中老师教授我们的所谓的“成体系读书”的方法。显然,这样读书并不能建立体系。因为成体系的学习不是指书成体系,而是我们的思考能否成体系。
读书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从概念开始,在理解了概念之后就要和我们已有知识进行嫁接了。举个例子,现在有一个新的概念“职业规划”。当理解了这个概念后问第一个问题:“这个概念和我已知的哪个概念有联系”。我能想到的是“项目规划”,都有“规划”这两个字。第二个问题:“项目规划中的哪些方法也可以用在职业规划上呢?”。我能想到的是项目的“目标管理,目标任务分解,时间管理”。第三个问题:“职业规划告诉了我什么全新的内容吗?”。职业规划讲述了如何制定人关于职业生涯的方法,例如“三看”:“要什么,凭什么,有什么”。这个方法也可以用在项目管理上。
通过上面三个Why,我将职业规划的新概念嫁接到了项目规划的已有概念上了。达到了以下三个效果:
1)消灭了我对职业规划的理解困难,因为职业规划和项目规划在方法上基本一致;
2)不会忘记这个新概念,因为它已经和我的已有概念牢牢的绑定在一起了;
3)升级了认知,我理解了虽然分属两个不同领域,但职业规划和项目规划的基本逻辑和方法完全一致。
现在“职业规划”成功的成为了我的新知识,我的知识之网又增加了一个节点。
我来回顾一下这个过程,学一个陌生的知识,首先找到核心概念,然后连问三个为什么:
1.这个概念和我已知的哪个概念有联系;
2.已知概念的哪些方法也可以用在新概念上;
3.新概念有哪些独特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反向用在已知概念上吗?
2.找不到已知概念对应怎么办?
在开始学习的时候,你一定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找不到已知概念对应呀”。这种情况有两个可能:
1)你的联想能力需要练习,或者对已知概念本身就没有深入了解;
2)可能确实知道的太少了。
无论哪种情况,你这时候都要告诉自己:“现在处于学习的打基础阶段,会很慢,但必须经历,突破了这个概念,以后就会越来越快,直到飞起来”。看看我这篇文章开始的那张图,相信你能理解这个过程。不要气馁,这说明你正在学习的东西很有价值。
3.我想快一点掌握知识
如果你确实不能忍受这开始的积累痛苦,我能给出的最好建议是,找一个学习高手带你完整的演绎一遍我所说的方法。在此,我想说的是,“干货”帮不了你,而且会适得其反。因为干货是别人已经整理好的结果,它丢失了学习的全部过程,你无法将干货嫁接到你的知识体系中。如果整理干货的人本身就不是高手,那这种偏差会贻害后人。想想那些慷慨激昂的鸡汤文,不就是很多人眼中的“干货”吗?不过学习确实是有快速方法的。
好了,今天讲的如何成体系的学习,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将新概念加入自己的知识网络中”。
下一期,我和你聊聊掌握知识的更为高效的方法,输出。
我是哲鋭,你职业生涯起点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