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坐火车、乘飞机、自驾,汇聚到乌兰察布共读,南方发达地区的学员较多,大多家庭文化水平都很高,一位父亲说:“我们知道在孩子成长期深度阅读对他们的价值,这是在学校课堂体验不到的,郝晓东老师的共读,知名度很高,有利于孩子形成审慎的科学思维模式,是一种内生长,不是外在的分数,而且种下这颗未来视域宽广的种子,说不准那天会突变。深度阅读就是在遇见美好,创造美好。”
(二)
乌兰察布,自然舒适的空调机。嫂子刚才微信说她是内蒙人,怪不得过去我和她也一见如故。一早醒来,车窗外草原突然进入我的视线,脑海里突然翻滚出很多草原的印象。暑期本来很热,我一个来自朔州的塞外人,觉的老家暑期就很舒爽,来了乌兰察布这里气温更棒。皮肤简直 每时每刻被这样的凉风按摩着。都不想回屋里,更是在火车站外待了很久,不愿进站。还有在大草原见到我想见到的天南海北的人。此时的存在感更加强烈。火山石,小毛菊,蒙古包、手把羊肉、血肠,蒙古印相。和我这个塞外人并不疏远。有些想小时候在塞外放牧的情景。想起一路策马扬鞭回家看《乌龙山剿匪记》,想起自己的倔强,和父亲争执,因为不愿给放牛。有一次把牛拴在树上把它饿了半天。刚路上听到父亲最近身体一直未好,这些年自己被工作和一些事所困扰,尽孝不够,十分惭愧。近几年该多照顾父亲了。
(三)
王老师是从江西抚州来的大学老师,“再当几年大学老师我就不干了,现在工作是有时间陪孩子,孩子再大些就换个事做,在单位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因为自己也是一个不愿去讨好领导的人,这样的话是很少被重用的,很容易被边缘化,自身价值也被异化了。好像离开单位自己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