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年后开始看工作,和我同期看工作的朋友,他已经入职半个月,而我,直到上周才走出去面试了两家公司。与他比起来,我感觉自己有点儿慢。
我发现之所以进度慢,是因为自己想的太多和没想清楚导致的,我反思和总结了自己看工作期间遇到的问题,希望能给同样在看工作的小伙伴一些启发,同时,我也很想知道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一、我遇到的问题
有哪些行业,未来5年,前景会很好?
什么样的公司,就算不涨薪,甚至降薪,也值得跳槽加入?
我够资格吗?如果我没有足够多实践经验,是否能够胜任该岗位呢?
二、我当前的理解
1. 有哪些行业,未来5年,前景会很好?
这个问题属于知道答案会很美好,可是,却是没有人知道正确答案的烂问题。
我的建议是,不要在“找有前景的行业”上浪费太多时间。除非你真的能够做到像投资人那样,拿钱去投它。
多数人草率的分析,得到的答案是片面的,不能作为良好的决策依据。如果对得出的答案深信不疑,有时候会造成负面影响,如:还没开始求职,就把自己五花大绑,畏手畏脚,屏蔽了很多可能还不错的机会。
拿我举例,年后裁员潮,加上一些KOL的渲染,让我相信经济下行,经济下行,人们会减少消费,但是有就业压力,会增加教育的投入,这样看上去,在职教育未来会有很不错的发展空间。
于是,我开始看教育行业的工作机会,一个月只投递了几家大的教育平台,可能投简历的人很多吧,我的二月份投的简历,目前仍处于未查看,或被查看等待沟通的状态。
我深信不疑教育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好,于是一直在等待目标公司的回应,期间没有投递任何公司。这是一种很笨的做法,还没看懂行,便把自己五花大绑。
我后来反思,是不是只有去教育行业才能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工作?我发现,医疗不属于教育行业,可是医生仍可以从事教育,如:在线问医生。
如果教育真的是一股浪潮,就像传统行业拥抱互联网行业一样 ,非教育行业也会积极的拥抱教育。即使教育行业真是浪潮,我们也没必要把自己局限在教育行业里。
关于哪些行业未来会很好,我的看法是,不要在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得到的答案过于片面,不能作为良好的决策依据,此类的信息,多数情况下,会成为求职者的障碍,阻挡求职者探索一些不错的发展方向。
2.什么样的公司,就算降薪,也值得加入?
在选择加入哪家公司时,人们经常对比的是公司规模和薪酬待遇。除了规模和待遇以外,还可以看什么?
还可以看,新公司是否能够让求职者,掌握可迁移的技能。
我在刷脉脉的时候看到一条消息,对方说自己在腾讯做了5年多客服,绩效一直很好,连续两年都是年度绩效优秀员工,因为公司制度,一直没有上升空间,离开后原本以为很好找工作,结果做客服专员都没人要。
我发群里问大家怎么看,一个小姐姐感觉表示更焦虑了,年龄大找工作就那么被歧视吗?
我说:客服的那个例子太极端了,她培养的能力可能只适用于腾讯系吧,过了五年,市场上需要的客服岗不是之前的客服岗。
我说“市场上需要的客服岗不是之前的客服岗”的意思是指,虽然现在这个岗位仍然叫客服,但是岗位的工作内容却与过去大为不同。
就像近年来,短视频的兴起改变了内容的载体,虽然同样叫内容运营,但是2年前的内容运营,和今天的内容运营的工作内容可能完全不同,比如说同一家企业,2年前JD上写的是:会写文章,会微信公众号。而今天,他们写的却是:会写脚本,会拍视频,会做剪辑。
在中国,女性55岁退休,男性60岁退休,虽然我们发明了个人品牌的概念,但是依赖个人品牌,实现财务自由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人们还有几十年职业生涯。未来世界瞬息万变,我们在找工作时,可以多留意那些能够帮助自己培养可迁移的技能的公司。
可迁移的技能是指,你换到下一份工作,仍然可以使用的技能。
可迁移的技能如: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服与沟通技巧、完成任务的能力、”人才引力“、情商、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能力、搜索信息的能力、情绪自救能力(详见书《远见:如何规划职业生涯3大阶段》)
3.我够资格吗?如果我没有足够多实践经验,是否能够胜任该岗位呢?
就跟说英语一样,我能跟他说英语吗?我英语不好,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是否能够和这位国际友人用英语闲聊呢?
去说,去做,暂时别管“别人怎么看待你”。假装可以,直到自己真的可以。
以上是我在看工作期间经常会想的问题,希望我当前的理解能对你有一些启发,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思考这些问题的?以及你在看工作期间,还会关注哪些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