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会给人带来什么?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自卑。
主人公露西巴顿生在美国一个破败的村镇里。贫穷,一家五口挤在一个车库里,总是饥肠辘辘,在垃圾极里找过期的食物吃,父母会因为冲动而揍我们,别的孩子看到我们会捏着鼻子跑开,嫌弃我们臭哄哄。老师会责怪我们耳后的污垢,没有人穷的一块肥皂也买不起。
我努力的学习,拿到了全额奖学金上了大学。我恋爱了,当恋爱对象问我,你们从小吃什么?我告诉他:我们常吃烤豆子。他说:吃完以后你们干什么,聚在一起放屁吗?那一刻我意识到我永远不可能嫁给她。当我带着丈夫回家,尽管我已经向他诉说过我的童年,他还是脱口而出,没想到你家房子那么小。
我努力工作,成为了一名作家。我过上了中产的生活。我再也没回过家,我似乎与过去割裂。我摆脱了贫穷、脏乱、受虐,我似乎也摆脱了痛苦。摆脱了低人一等的想法。可是我常常从别人那里,看到那些伤痛。一个作家,会连说自己的名字都难为情。那时候,我会知道她拼命想隐藏的是什么。
贫穷带来的反思:我们要如何确保自己不觉得低人一等?
在这个世上,时时有着他人的目光:我们要如何确保自己不觉得低人一等?
成长过程中总有温暖的:温暖的教室里,门卫的守护。在被取笑的时候,黑人老师义正言辞的警告。“千万别以为自己比别人强,我不容许那种情况出现在我的教室里。”当我写出“那个妇女穿了件廉价的连衣裙”时,指导老师对我说:廉价,别用那个词,那既不雅也不准确。
作者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如何想尽办法,感觉比另一个人另一个群体高出一等。这种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管我们把这称作什么,在我看来,这是我们最卑劣的一面,这种非要找一个对象来贬低的需求。
一切皆有可能
我在一次住院后,许久未见面的母亲来纽约看我。我们像寻常母女一样,聊着家常,小镇里那些人和事的变迁,像一张丝网。而我也在抽丝剥茧的过程中,揣度出生活的真相。爱,尽管有贫穷和虐待,依然有爱。我们的爱都是有瑕疵的。父亲在战争中杀了两个未成的孩子,他的一生日日都受良心的谴责。母亲对他不离不弃,母亲会冲动而暴虐的揍我们。也会对孩子愧疚,“从小到大,家里一直那么穷。我知道那叫人抬不起头”。
那些我们以为的幸福中,也有许多的隐疾。邻居凯西,因出轨离开家庭。出轨对象却告诉她自己是同性恋。中产阶级夫妇在客房装摄像头,一起在床上偷窥女房客。琳达对于丈夫的违法行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是帮凶。帕蒂目睹母亲出轨,在十五岁时被强奸。夫幼年被继父猥亵,以至不能与人肌肤相亲。
我们都是一团糟,我们拼尽所能,却都爱得不完美。但这没关系,人生就是不断向前。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