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严”为标,让责任担当“掷地有声”

从“打铁还需自身硬”到“永远吹冲锋号”,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纪律建设历经时代淬炼,始终如巍巍灯塔,指引着管党治党的正确航向。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的“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既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要求,更是破解“违规吃喝”等作风顽疾的治本之策。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既是纪律规矩的践行者,更是政治生态的“护林员”,必须以“三严”标准构筑起作风建设的铜墙铁壁。

严于律己培根铸魂,在知止慎微中锤炼政治品格。违规吃喝看似小事,实则是腐蚀政治生态的“第一口陷阱”。从查处“酒桌上的交易”到整治“饭局里的围猎”,从遏制“礼品中的腐败”到打击“宴请后的利益输送”,省委以抓铁有痕的力度整治“舌尖上的腐败”,彰显了锲而不舍纠治“四风”的坚定决心。我们要始终牢记“小节不守,大节难保”的警示,把纪律规矩作为日常行为的“扫描仪”,常照“党纪国法”之镜,勤掸“思想灰尘”,慎独慎初慎微慎欲,真正让“不想腐”成为思维习惯和行为自觉。只有以“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自觉守住“第一次”,才能筑牢抵制歪风邪气的思想堤坝,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严负其责强基固本,在敢管善治中彰显担当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软任务”而是“硬杠杠”。领导干部既要当好“施工队长”,对照责任清单种好“责任田”;更要做好“啄木鸟”,敢于对分管领域的作风问题“动真碰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对违规吃喝等隐形变异问题露头就打、反复敲打。当前尤其要警惕“不吃公款吃老板”“不吃本级吃下级”等新动向,用好“四种形态”的戒尺,既治已病更防未病。唯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才能把“责任链条”拧紧压实,让清风正气在担当作为中不断充盈。

严管所辖正本清源,在制度文化中涵养政治生态。破解违规吃喝沉疴,既要打好“攻坚战”更要打好“持久战”。一方面要织密制度笼子,完善“负面清单+正面引导”机制,细化公务接待标准,建立“影子公司”监督台账,运用大数据筛查异常消费,让“舌尖腐败”无处遁形。另一方面要培育廉洁文化,深入开展“家风助廉”“案例警廉”“阵地倡廉”活动,用“红脸出汗”的常态化警示教育,唤醒党员干部对“酒局”“饭局”背后风险的清醒认知。通过制度约束与文化浸润双轮驱动,推动形成“亲”“清”政商关系、“简”“俭”办事风尚,让“越往后越严”的信号持续释放,使清风正气真正化风成俗。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让我们以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为指引,以“三严”标准为标尺,以上率下立起“风向标”,层层传导压实“责任链”,在持续深化中见常态,在制度建设上求长效,共同书写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新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