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傅显 Q型驱动培训后的一次尝试

尹大哥的Q型驱动课程,真的让我受益匪浅。看了潮东学友的学习总结,又一次帮助我进行复盘。复盘的本事,还是潮东厉害,我就不再赘述了。今天我想谈谈自己如何将Q型驱动运用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帮助我的伙伴改善自己的现状。

M是公司一个大区的运营总监,前不久刚刚接受过我的DISC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她非常认真地与我探讨DISC的运用。我为她进行了一次测试,发现她的D值最低,这对于她的岗位来说很不正常。于是我问她:“你现在是不是感到很迷茫?”她愣了一下,低头沉思片刻,点了点头。我觉得这是运用Q型驱动的好机会,邀请她做半个小时的面谈。

我在白板上写了四个问题:

1、你喜欢现在的工作吗?

2、为什么喜欢/不喜欢?

3、目前的工作状态如何?

4、你是如何解决你所提到的困难的?

她看了看,开始回答我的问题。

M:“我不知道喜欢还是不喜欢。老板的火气太大了,我觉得无论做得如何,都会挨骂,我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我:“你在公司工作6年了,之前你是什么状态呢?”

M:“我最开始是做自由职业的,很开心,但是家人非要我找个稳定点的工作,于是到了现在的公司。最开始公司很小,一切都是刚起步,老板也只是有个创业的大概构想,所以什么事情都放手让我们去做。那时候我真的废寝忘食,我母亲都说我在家聊天的时候三句话离不开工作。”

我:“那时候开心吗?”

M:“虽然很累,但是很开心。”

我:“为什么呢?”

M沉思片刻:“我觉得是没有什么束缚,老板允许我们做,哪怕做错了都可以。而且那时候老板也不像现在这么苛刻,他很乐于教我们。”

我:“现在呢?”

M:“现在太累了。我觉得有做不完的事情,并且我感觉自己跟不上公司的发展。老板有时候带我去见投资人,我发现他们在聊天的过程中,有很多东西我听不懂。而且现在老板忙了,我工作结果没到他的预期,他就会骂,但是也不教我如何做。”

我:“你现在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呢?”

M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说工作上的困难,而是沉思了一下:“现在我成家了,我老公每天都会打电话问我回不回去吃饭。我父母也会问我什么时候回去看看。”,她突然眼泪流了出来,“我外婆刚刚去世,我都没有好好陪过她……”

我安静地看着她,让她平复一下情绪,又问道:“你为什么会那么忙?”

M:“我现在工作事情很多,团队成员的能力不足,我要亲力亲为做许多事。每件事我都想做100分,但是事情太多,我没那么多精力,有的只能完成70分。老板看到了,又得批评我。我感到很受挫。”

我:“老板发火的时候,你什么感受?”

M:“没有信心。如果他对别人发火,我又会很觉得他很可怜,他睡眠太少了,身体肯定会出问题。”

我:“你前面提到工作太多,下属能力不足。你试过什么方式加速他们的成长吗?”

M:“没有。”

我:“你现在把部门工作的百分之多少交给下属,多少自己在承担?”

M:“30%放下去了。”

我把我们之间的对话做了汇总,又写在白板上:

1、之前自由工作的时候,我很快乐;

2、我对每件事都想做到100%,但实际只能做到70%;

3、我70%的工作成果换来的是老板的不满意;

4、因为工作太多,我失去了与生活的平衡,家人对我、我对我自己也不满意;

5、我把工作任务的70%都背在了自己身上,而我没有采取任何方式帮助下属成长;

6、我没有时间学习,我都没法听懂老板与投资人之间的对话。

我:“这些都是我从你的表达中听到的事实,你确定吗?”

M:“是的。”

我:“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M思索。

我:“我看到的是一个工作和生活上一团糟,陷入了泥沼中又无法自拔的人。”

M点点头,仍是困惑和思索。

我:“你抱怨的是老板脾气太大、下属能力不足、工作任务太重,这些都是环境。同意吗?”

M:“是的。”

我:“如果你改变不了这些环境,你应该看看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够。你在对话中表达的是,管理能力不足、学习能力不足、调适能力不足。”

M:“是的。”

我:“但是你有改善这些问题的意愿,否则你不会与我做这样的沟通。”

M:“是的。”

我:“如果你可以做到将70%的工作任务分配给下属,你只做30%。其余精力用于指导和帮助下属完成工作。一年之内,会发生什么?”

M笑了:“前期我会很累,后期我会很爽。”

我:“能不能给我一些画面,当这些问题改善了之后,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情景?”

M:“我轻松了很多。我有时间去看书、听课,有时间陪家人了。”

我:“画面,请给我画面。”

M:“就像今天这么好的太阳,我可以坐在休息区的沙发上,晒着太阳,看半小时书。下属会来给我汇报工作的进度,我比较满意,再让他们在一些点上做得更好一点。”

我:“这样的感受如何?”

M:“我梦寐以求的。”

我:“为了这样的画面,现在我们要做哪些事呢?”

M:“我有点没头绪。”

我:“是否可以把现在的工作任务列出一个清单,再召集下属们开一个会,分工下去?”

M:“不行,交给他们我不放心。”

我:“你不信任你的下属,下属如何为你分忧?你自己做也才70分,他们哪怕只做到50分,你也只需再做20分就可以维持现状。你觉得呢?”

M:“好,我很快就做!”

我:“给我一个准确的时间,什么时候开这个会?”

M:“过年前。”

我:“好,不介意我在放假前去问问你的下属,是否领到了工作任务吧?”

M:“好的。”

我:“别忘了你的学习,你要看书。”

M:“我从来都不喜欢看白纸黑字。”

我:“每天看书半小时,可以吗?”

M:“好的,我试试。”

我:“给自己排一个计划,过年的时候就开始,每天半小时阅读,怎么样?”

M:“好的。”

我:“那么过完年回来,我会问你看了什么书,进展如何?”

M:“好的。我就现在从分配工作任务和看书开始做起。”

我:“没错。如果有什么难点,随时和我沟通。”

通过这次对话,我真的感到为我的伙伴提供了帮助,发现在了现状中最大的障碍是管理能力不足,背的“猴子”太多,导致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没有精力学习,并进入了恶性循环。她在改变现状方面有意识,但不明确,因此无从下手,陷入迷茫,加之老板的压力,D值极低也在情理之中。借助深层次的聆听,我更加清晰地“听到”对方心里真实的想法,对方也能在诉说中整理思路,找到自己的线索。树立愿景,寻找画面,是再一次启程的源动力。而愿景与现状的差距,描绘出了达到目标的路线图。

剩下的,就是执行力了。

傅显 记录于2017年1月22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