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袋

小时候,我住在西北的一个小城。七十年代,北方的某座城市经历了一场大地震,一时间全国人民都十分紧张。那时候,我的父母像其他人一样,准备了一只行李袋,里面放着几件衣服,一些干粮,还有一个装满开水的铁水壶。

我印象中,那只行李袋就放在我们家外屋的墙角。记得有一天晚上,半夜迷迷糊糊被父母拖起来,囫囵穿了棉衣。母亲拎着行李袋,父亲推着自行车,我和哥哥坐在自行车上,一家人急匆匆出来。

家属院里,很多人都已经起来,大家匆忙向几十米开外的供应科材料堆场奔去,那里最空旷。

那是一个初冬的夜晚,堆场上满满的都是人,大家相互问候着,谈论着,说话的声音细细的,低低的,却传得很远很远。后来我们小孩子才知道,大人们接到厂里的紧急通知,说可能会发生地震,大家你传我,我传你,于是一起匆匆忙忙的逃出来。

半夜又困又无聊,父亲把衣服铺下,让我靠着行李袋睡着,我仰着头,看着满天的繁星,那是印象中,我看过的最清澈的星空,胜过梵高的大作,当然,那时我还不知道梵高。

当满天的繁星忽闪忽闪,入了孩子们梦里的时候,大人们看看没有什么情况,也就各自回家。

我19岁起离开父母拎着行李袋外出打工。早期打工宿舍简陋,行李袋一般不会把它拆开,由于工作转换频繁,走到哪儿就拎着一个黑色行李袋。这个行李袋是出门的时候父亲给我买的,我比较喜欢的是侧面的口袋可以放得下茶壶茶杯,以便于无论在什么样的场景下,我都可以轻松的拿出茶壶茶杯泡茶喝。

后来生活安定了,不用搬来搬去了,行李袋就收了起来,放在衣柜里。只有到了春节等假期临近,要回去探望父母时,才拿出来擦一擦,继续用。

多年以后,远在异地的父母垂垂老矣。年迈的父亲突患重疾,我半夜接到电话,整理好行李袋,天不亮时就出门,自从那一次,忧虑父母老去的焦虑与日俱增,我准备好行李袋,换洗的衣物、雨伞水壶、常吃的药物,都放到袋子里,把它放在角落,以做到可以随时出发的准备。

平常假期回去探看父母,我会带一套简易茶具放进行李袋,闲暇时光守着老父老母,自顾自泡上一杯熟普慢慢喝着,那是极其舒适的感觉。

父亲去世于22年末,记得那时急匆匆往家赶,行李袋里不再塞着茶具。在父亲去世的前后那几天里来往奔波,用一支不锈钢水杯喝水,那时,就算有茶叶,也喝不出茶的味道。

母亲身体安康的信息的确让我欣慰不少,有一年过年回去之后回来,便顺手把行李袋塞进衣柜的角落。

那天突然接了电话,母亲因为误食了一些不妥的食物,胆囊发炎,我的心骤然提到嗓子眼,战战兢兢拿出行李袋,觉得收拾衣物的速度都提不起来,后悔没有早点准备好行李袋。

好在母亲坚强且有福气,慢慢地熬过来。我在衷心祝福她老人家身体安康的同时,也默默地准备好行李袋。我希望一直不会急用它,我希望行李袋里能一直塞着茶具,我希望能泡上一壶熟普坐在母亲身边,悠闲地喝茶,虚度时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