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领导力的定义,我查阅过一些书籍或资料,看到不同的书籍对领导力的定义有很多。有说“领导力就是影响力,你能够影响别人你就是有领导力的人”,有的说“领导力是天生的品质,所以领导力是天生的”,有的说“领导力是魅力,或者说是一种重要的情商”,还有的说“领导力是后天习得的技能,所以领导力是可以培训出来的”。还有很多定义和说法我就不在这一一举例了。这些定义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领导力的核心是什么,各有特点。然而对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刘澜老师的定义:“领导力首先不是品质,不是技能,不是魅力,不是影响力,而是——责任。”领导力首先是责任,领导者首先是承担责任的人。
在团队或职场中,谁承担责任谁就具备领导力。一个人是不是具备领导力和是不是有领导职位没有直接的关系。正如领导力像爱情,领导职位像婚姻。婚姻不等于爱情,领导职位不等于领导力。拥有领导职位并不等于拥有领导力,就好像拥有婚姻并不等于拥有爱情。尽管婚姻和爱情不能等同,但是婚姻给爱情提供了长期的平台。同样,领导职位也是发挥领导力的一个平台。
领导力像爱情,不是曾经拥有就永远拥有。许多人因为爱情而进入婚姻,但只有双方都付出努力来经营爱情,爱情才可能延续,婚姻才可能成功。同样,及时你曾经发挥领导力,你同样需要在现有的或者新的领导职位上继续修炼领导力,才有可能在领导职位上获得持续成功。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领导力不是头衔、特权、职位和金钱,而是责任。”那领导力的具体责任是什么呢?答案其实很简单:解决问题。领导职位带来的不是领导力,而是解决问题的责任。如果你拥有领导职位,但是你没有承担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责任,那么你没有发挥领导力。反过来,如果你没有拥有领导职位,但如果你主动承担了解决之面对的问题的责任,那么你就走出了发挥领导力的第一步。
那不同行为特质的人如何更好的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呢?
D行为特质的领导力:因为具有独有的目标感和超强的行动力,所以D特质可以在团队中更好的承担制定目标的责任,承担团队发展方向的责任。因为D特质独有的控制能量,在很多创业型的企业中是很容易被选做管理者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行为特质刚好满足了企业当下发展的需要,他们可以更好的承担企业战略结果的责任。
I行为特质的领导力:活跃的思维,良好的沟通力和表现力让I特质的人更喜欢不拘一格的工作方式以及 “搞关系”的工作。所以让他来承担团队外部公关责任和跨部门的协调责任,I特质的人就能很好的表现出卓越的领导力。在一些以业务为核心的企业,尤其是需要开拓陌生市场的企业中,企业需要对外维护的关系较多,那么 I特质的人更容易成为领导者。
S行为特质的领导力:稳定、内敛、温和,在团队中他们更多的是会考虑团队中其他人的感受。他们不太爱变革,保守的思维也是团队非常重要的控制器。所以让他们承担提升团队内部人员满意度的责任,承担团队内部支持和配合的责任,承担团队内部“稳定器”的责任。他们在这方面的领导力将会有绝佳的表现。在一些支持型的职能部门,具备S特质的的领导者就有了大显身手的平台。
C行为特质的领导力:关注细节、喜欢逻辑和规则、关注事情的过程、不太喜欢无用的套路。让他们承担监督计划实施的责任,承担制定标准的责任,承担检查工作的责任。C特质的领导者将会非常胜任。在一些以研发为核心的企业中或者以财务数据为管理导向的公司,C特质的人更容易成为管理者。
综上所述,不同行为特质的人都可以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只要根据企业的不同需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正确的识别和合理的调用、任命不同行为特质的人,企业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这些被任命的管理者也会有非常高的绩效表现和极高的个人满意度及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