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四大书院——峄阳书院
峄阳书院
峄阳书院,峄山阳半山腰,邾文公祠东。清乾隆十一年(1746),邹县县令方鸣球为“兴一代文明之治”,“振兴文教”所创建,县衙之内参加捐资的共70多人。
书院正殿三间,左右平房,东西两配房各三间。大门三楹,大门内有“峄阳书院”石碑;正殿匾额是“尼山一脉”四个大字;楹联“仰止千秋地,折衷六艺场”,是方鸣球所题。正殿北、酉、东三壁间嵌有《峄阳书院引》、《峄阳书院记》、《峄阳书院劝学篇》等石碑,俱为方鸣球所撰文。所谓“劝学者”,即鼓励人们勤于学习,《峄阳书院劝学篇》全文四章(每章十六句、五言),首章言吏当建学,为朝廷储林;次章言士当学,以备齐治之理;三章盲士当贞,务有好学之心;末章劝其来学也。可惜,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于“嘉庆年间被人盗走”,“乾隆五十一年,正殿两配尽被饥饿的农民拆毁”。
书院门前阶梯,称“浣心梯”。偏西南,小石林之上,原建有曝书台,台上建揖翠亭。墨池在西卵丸石间。偏东,石面流水,称“银筛帘晶水”。上有一小桥,称“孤桐渡”。古诗云:“古峄阳因孤桐芳,春秋万世著华章;孤桐敬献大王禹,祖龙何由不铭榜?”
由峄阳书院向上行走原有栖桐榭古建筑群,现仅存一石碑,刻有《咏栖桐榭》五言古风:“罡气接鸿蒙,躜朊列星坠。横空千丈余,飞虹散彩翠。进石喷明流,岿崖表灵异。胎钳非一状,林峦书幽邃。穷壑飘凉风,孤桐落寒吹。居然入蓬莱,山悠远尘累。何必幕五岳,攀石足吾意。”另外,原有明代无名氏题(游峄阳书院万峰月)诗和《咏栖桐榭》词并立。其文曰:“闲来穿峄径,红日已西斜,吊孤桐,栖寒鸦,搔首欲吟兴,共笑话。徘徊卧僧榻,文穆余风挂晚霞,古迹今何在,惜哉访贤踪已赊,设座待高人,敬奉四季桃花。”
《游峄阳孤桐书院万峰月》诗和《咏栖桐榭》词,后经清人陈森庵考证,系明初浙江青田名士刘伯愠游览峄山而题。
峄阳书院,是昔日梁祝读书的地方。
注:
1、撰写内容来源于个人收集的文献。
2、版权属于时进军个人,转载需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