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借鉴经验,通过教育来使自己变得更好。
历经7年小学路(学前班+一到六年级),3年初中路,3年高中路,一回首13年的学校生涯就这样过去了,似乎也没有留下些什么记忆深刻的东西。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一直平凡的原因,小学初中包括高一高二那会一直想成为老师眼中的那种好学生,每次老师夸奖的时候就特别开心,现在想起来觉得真的很傻很天真。那会总觉得把课本学好了,然后考高分,就够了,后来的后来,才知道那其实什么都不是,要学的很多很多,知道的太少太少,不懂得多到不知道有多少,掌握的少到连手指头都能数过来,会的不会的,听过但不懂的,了解但不理解的,才猛然醒悟,该好好整理整理自己的知识库了。
大学之路,我其实一直不明白,大学为什么要读四年?按照学校的安排我的理解是,公共基础两年,专业两年,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前两年的是公共基础,那为何还要分专业,何不利用这两年进行像书中所述的通才教育,开始专业教育的时候再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专业进行专才教育也不失为一种良策。本书提到美国不少综合性的私立大学本科生不分专业,在《有伤的读书人》一书中陈平原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大学教育,应该为天才预留空间,现在,大学很少能够安排学生转系,学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文理兼通本来是好事,值得提倡,由于丧失转系自由,文理兼通的种子选手,受到的打击最大,那些文理兼通的学生,如果志愿报考不当,留下的遗憾就会特别大,不过,最后这句话现在看来就不是那么的伤害大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跨界能力越来越被重视,大学教育目的是培养有识之士,培养更多服务于社会的人的,培养真正的人(易中天说真正的人应该是真实,善良。健康,快乐),不过好像现在的教育大都背离了最初的愿景,吴军强调通才的博雅教育,万维刚在《智识分子》一书中也做了解释,“博雅之学的本意是决策之学,之所以博雅之学训练的不是什么贵族品味,而是真贵族,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是精英,博雅之学,并不是告诉我们什么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是提供一些寓言故事,名人典故,思维套路,你掌握的套路越多,办事的时候可供选择的思路就越多。至于遇到什么事应该用哪个套路去解决,没有任何程序性固定方法,是一种艺术,只能自己选择”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精英教育?书中强调最多的一句话“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我们要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这跟李笑来的观点是一样的,书中提到的钱理群先生在《盗火者》中也有所提及他在那个影片里说“所有教育问题都在教育之外”。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个灵魂就是一片天空,守着东方的一个课桌,大地母亲悄悄在问我,今天交给你一个孩子,明天你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教育教学,以教为主?以学为主?以我学校为例,毫无疑问,以教为主,而且这种教还特别的畸形,吴军说一所好大学应该是以学为主,这么黑自己的学校好像不太好,不过这是事实,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有所改善。
“几十年坚持一种办学理念,持之以恒的做下去,才是最终跻身世界一流的正道”再次强调坚持的重要性。熊培云说“光有一块金字招牌是远远不够的,成功是长期努力的结果”不免想起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两句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王煜全说“绝大多数创业企业,绝不是一夜暴富”,也正如吴军所说,人生是场马拉松,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般就主动退下来了,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此时,我想到了李笑来老师常说的那句话“相信我,你并不孤独”。书中吴军讲述了自己和兄弟的大学之路,女儿的教育之路,美国精英对大学的认识,然后反观我们自己的大学之路和对大学的认识,不禁之间有一种特别不是滋味的感受,哈佛6000名学生,6000门选修课,不仅如此,它还允许学生去麻省理工选本学校没有的课,我突发奇想的上网搜了一下,我们学校开设了多少门课程,然而不尽人意的是没有结果,挺失望的。
吴军对大学的解释,培养人才(有潜力,有志向,对未来社会有所贡献)的地方;研究中心(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这让我想起了我在知乎live上听王煜全老师的“美国高科技创新企业投资”中他说到那些科研成果都来自于高校,而且是最好的高校。”;是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陈寅恪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本书强调“给每一个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不正是此用意吗;年轻人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家。不可否认,是这样的。
我对自己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若我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任何一个知识分子只要他有了成就,就会形成自己的哲学,自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