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没有学习兴趣,也要保持学习的态度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绝大多数孩子对大学课程没有多少兴趣,仅少数正好喜欢的有一些兴趣。没有兴趣,自然不会产生学习欲望。 更重要的一点,也是关键性的一点:没有目标。没有目标,自然感觉人生茫然,面对外面纷繁芜杂的花花世界,感觉好奇又害怕或是担心,想更多地去接触或尝试,却又缺乏方法或指导,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困惑甚至迷茫的。这样的结果,就是中国大学生虽多,真正的精英人才却没几个,甚至很多高考状元,最终也沉沦无所建树,真应证了古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说到底大学生普遍缺乏自我抉择的过程。这个选择专业的过程远比结果要重要得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澄清自我,了解新时代下职业的重新洗牌于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作出选择专业的最终决定,而不是父母老师一言堂或者人云亦云。多数学生没有理想,学习只是为了学习......

之前我们写过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现行高校培养计划下,建议上大学选专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但是就算谨慎选对了专业,你离成功依然还很遥远。

从7岁到18岁,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在大人们或老师们的"塑造" 下成长起来的。这样的"灌输式"教育,最终形成"应试教育",孩子们缺少必要的独立性,同时更缺少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动手的能力或习惯。

另外我国大学教育制度实行的是60分制,同时又引入西方学分制,实质也是挂学分制名而矣。也就是说,只要考试得60分,及格就行。在这样的体系下,孩子们更缺乏目标感和动力,对于那些曾经考高分的孩子们而言,60分简直就是一种很轻松的无所谓,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很容易放松警惕,60分万岁。

从心态上来看,高中时老师和家长都声称考上大学随便玩,随便浪,随便谈恋爱。这种错觉加上,大学是社会的窗口,外面的世界光怪绿离,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对于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正是充满诱惑的危险时期,人生定格,基本上都是在大学生涯中确立的。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在这个时代,想怎样就怎样,什么都想尝试,什么都敢玩,沉溺的有,沉沦的有,疯狂的也有。正是那句大一迷茫大二彷徨大三疯狂大四朝花夕拾,悔之晚矣。

人生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当求知欲被强烈地激发出来的时候,就是人生渐入佳境的时候。终身学习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实践。作为学生对学习要有信仰,此时的努力学习绝不是为了将来的放浪不学习,而是为了站的更高、看得更远、学得更深、悟得更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鸣蝉来不及歇息 风不停摇晃树影 太阳留恋正午的天空 我坐在树荫下 什么也不做
    jianshuxuhan阅读 209评论 1 1
  • 水滴因为感谢大海,所以它汇入江湖,滔滔不绝,绵延千里的壮美像一幅丹青,清丽俊雅;小草因为感恩阳光,所以它奋力地茁...
    冬季有暖阳阅读 376评论 0 2
  • 无意中看了《父母爱情》,大概是感动,熬着夜看完了,老江与安杰的爱情故事,是那种 我宠着你到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你穎姨阅读 561评论 2 1
  • 道与理漫天飞扬的头皮屑闪着寒光盯着贫瘠一本正经为你大雪纷飞2017.10.17
    圆善阅读 248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