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系统测试总结

对于手机产品项目(系统应用软件),主要是进行系统测试。而针对手机系统软件的测试,我们通常从如下几个维度开展:功能测试,交叉事件测试,压力测试,兼容性测试,易用性/用户体验测试等。

  1. 功能测试
    首先应分析功能模块的功能项,测试每个功能项是否能够实现对应的功能。一般根据测试用例(Test Case)或软件本身的流程就可以完成基本功能测试(相对简单,故障也较容易发现、解决)。
    功能回归测试很考验测试人员的耐心,可以考虑功能自动化测试。
  2. 交叉事件测试
    又叫中断事件测试,是指一个功能正在执行过程中,同时另外一个事件或操作对该过程进行干扰的测试。交叉事件测试非常重要,一般能发现应用软件中一些潜在的问题。
    例如应用执行过程中插入USB线连接电脑、后台播放音乐、后台运行QQ、接收短信、呼入电话、设置闹铃、备忘录提醒、重启、断网、低电量提醒等,执行干扰的冲突事件应该不能导致应用软件异常,手机死机或花屏等严重问题。
    另外,还需要注意各交叉事件的优先级别,检验系统是否能依据各事件的优先级别依次进行处理。不能因执行优先级别高的事件而导致优先级较低的事件吊死。
  3. 压力测试
    又叫边界值容错测试或极限负载测试。即测试过程中,已经达到某一软件功能的最大容量、边界值或最大的承载极限,仍然对其进行相关操作。
    例如连续进行短信的接收和发送,超过收件箱和SIM卡所能存储的最大条数,仍然进行短消息的接收或发送,以此来检测软件在超常态条件下的表现,进而评估用户能否接受。
    对手机可以施加的压力测试类型主要有:
     存储压力:即存储空间已满时的测试,包括手机用户可用内存和SIM卡的所有空间被完全使用的测试。此时再对可编辑的模块进行和存储空间有关的任何操作测试,如果软件在极限容量状态下处理不好,有可能导致死机或严重的花屏等问题的出现。
     边界压力:边界处理一直是程序员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 响应能力压力:有时候某个操作可能处理的时间很长,在处理期间如果测试者再不断地进行其他操作的话,很容易出现问题。
     网络流量压力:使得网络流量始终处于很高的状态(如下载、视频通话等),验证各功能是否依然能正常工作,是否存在因网络流量瓶颈而引起某功能异常。
  4. 兼容性测试
    也就是手机在不同网络,不同存储卡,不同SIM卡,不同类型文件之间的兼容性测试。
    以短消息为例:中国电信SIM卡接收到从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卡发来的短信,需要验证显示和回复功能是否正常等。
     与主流第三方软件兼容性
    目前手机应用中有很多受欢迎的第三方软件(如:支付宝、淘宝、京东、QQ、微信、新浪微博、百度、今日头条、抖音、高德地图、360手机卫士)成为很多用户必装的应用,在测试过程中应多留意与这些软件的兼容性,尤其是杀毒类软件( 360手机卫士、手机管家)具有释放内存功能,释放内存时很容易与真在运行的程序起冲突
    对第三方APP的兼容性测试,需要考虑安装测试、卸载测试、功能遍历测试、运行稳定性测试、界面显示测试、流畅度测试兼容性测试等内容。
    其中运行稳定性测试是指在软件功能抽查过程中未发现致命死机现象;
    界面显示测试主要包括界面输入(输入域内是否可以完成正常的输入)、界面显示无变形、界面文字无乱字符、排版显示是否正常、普通文本显示是否正常、图片显示是否正常、图片缩放是否正常、图片链接是否正常打开、表格显示是否正常、文字链接能否正常打开等。
  5. 易用性/用户体验测试
    易用性(Useability)/用户体验是指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是交互的适应性、功能性和有效性的集中体现。
    手机操作主要依赖手指,所以交互过程中不能设计的太复杂,交互步骤不能太多,应该尽量设计多点快捷方式,易用是对终端软件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不好用的软件很难吸引用户,用户的忠诚度也会相应降低。
    易用性体现在:所见即所得、一用便知、一学就会,方便快捷的完成预期功能。易用的软件能让一个新用户快速学习、熟悉软件,并在使用软件过程中体现我们的贴心服务,超出用户预期的体现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