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赵王派他驻守边关雁门郡以防匈奴。他有待士兵,严格训练,频繁侦查,但军令却只有一条:不许出战!所有违背军令擅自出战者一律斩首,军令如山。李牧坚守几年不战,不光匈奴受不了,他自己的士兵也受不了,赵王更加受不了,认为李牧无用胆怯不敢主动攻战匈奴,于是赵王强令把李牧撤换了。
新将一改李牧“不战”策略,频频出战,结果败多胜少,损失惨重。赵王不得已又请李牧出山。李牧复职后,又是几年不出战,但他实际却没闲着,继续练兵,继续侦查,比打战还忙。数年经营,李牧边防军兵强马壮,士兵憋足了劲,而匈奴却早已松懈,此时李牧才觉得出战,广布骑兵,一举击破匈奴,单于落荒而逃。此后数十年,匈奴再不敢靠近赵国边境。
唐朝,安史之乱,哥舒翰镇守潼关,死守不战。唐玄宗忍受不了被“背叛”的耻辱,急于平叛,下令哥舒翰出战,之前也斩杀了他认为作战不力的两名大将。哥舒翰知道出战必败,但不出战却还得再换一个大将来出战,没办法,被迫率军出关,结果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潼关失守,眼见长安不保,唐玄宗仓皇而逃。
暂时的“不出战”损失了什么?面子?钱粮?其实没有。但一旦在没有“胜算”的情况下忍不住“出战”,轻则损失惨重,重则全军覆没亡国丧家。
华杉老师在《讲透孙子兵法》一书中提到孙子的兵家思想,讲究“先胜后战”,讲究“一战而定”。如果不能先胜就不战,如果不能“一战而定”也不战。
怎么理解呢?“先胜后战”就是要先通过“五事七计”计算自己到底有没有胜算,如果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说就是先通过调研“SWOT”分析评估策略是否可行,如果数据显示有“胜算”,那就实施,如果无“胜算”,那就按下不动,重新想个策略或者耐心等待可实施的时机,就算你的领导一直逼着你赶紧行动,也不能盲目行动,毕竟,任何一项企业的经营活动,任何一个举措下去的时候,短期可能看不出什么影响,但实际对企业的损失却不小。
“一战而定”讲的是看准时机,稳准狠一战而定,解决问题。“百战百胜”的将军不是真正的好将军,打过来打过去,没什么结果还要接着打,白白流血,浪费钱粮,那是为将之罪。真正能凭一场战役解决问题的才是“名将”。
人们往往有个误区,认为有行动才有机会,却忘了事物的另一面:有行动必有代价。就像那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不该动作时什么也不做,做一次就解决问题。频频动作,其实是一种焦虑情绪。“焦虑性动作”往往是最容易摧毁一切的。在机会来临之前,真正最重要的工作有两项:一是准备,二是等待。不能等待,是巨大的性格缺陷。等待是战斗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期热播剧《延禧攻略》,乞巧节,富察皇后教导璎珞要学会耐心地等待,等到自己内心足够强大,等到天时地利人和。富察皇后这里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孙子所讲的“五事七计”不谋而合。
“如果在你前行的道路上遇到强大的阻碍,让你无法前行,试着让自己冷静下来,集中精力把事情做好,也许会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刻。”
如果,你正在为你的幸福耐心等待着,准备着,替你高兴。就算全世界对你说你该交个女朋友了,你该换工作了,你该结婚生子了,你都得先问问自己,有“胜算”了再行动,没有,那就耐心地等待,请不要有任何焦虑性的动作和决定。
愿我们都在耐心的准备中等到彼此的幸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