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领导辞职了,在距离公司发布会还有不到一月的时间。作为最合适的人选,我被硬推着成了该项目的负责人。
临时的调任、紧迫的时间、初次总统筹、经销商的沟通,外加没有成为此次负责人的同事的不配合和冷眼,我的身体被 打造成了三头六臂。
在发布会开始的前一天,我还是崩溃了。
因为临时一名人员发生变化,导致原有流程环节需要重新调整,当然,调整比较复杂,需要重新调配人员、做PPT、配音乐,还要能保证整个活动的完整性。
虽然有些难度,但我仍信心百倍地跑到最大的一名经销商前,和她协调这件事,因为这场大型活动需要她方的配合。
她是出了名的“冷美人”,但我没想到,在告知了临时变动和将损失将到最低的调整方案后,她高傲且冷漠地说了一句:公司怎么找了这么一个黄毛丫头来处理这件事,我不能配合。说完,转头甩门,走啦。
整个会场还在有序的布置、彩排,我呆在那里,这段时间的压抑、无助、强撑随着眼泪夺眶而出。
芸姐姐,一个没有打过太多交道的经销商。在递给我一张纸巾的同时,笑盈盈的说:妹妹,走,我请您吃好吃的去。
因为怕其他人看到我的眼泪,我稀里糊涂地跟着她走了。
她点了一桌好吃的,对刚刚发生的事,只字未提,整个过程一直在讲她和女儿、老公之间的事情,而我一句都没听进去。
只觉得当时的那顿饭,像一颗糖,从我的头甜到了脚趾。
第二天,公司并没有对“冷美人”的不配合做出什么,但我调整了对象,按照我的原有方案,成功地完成了那次发布会。
那一年,我26岁。
那颗“糖”的味道,我现在都记得,它叫“幸福”。
从那以后,我也会随心携带一些“糖”,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不经意地给上一颗。当然,在生活中,我不断地接受着很多这样的“糖”,也会学着去感受和分享别人的“糖”。
前晚,孩子的语文作业是背诵《子奇治阿》,这是篇文言文。
老公在辅导的时候分成了几步:
1. 先和女儿一起读了一遍,把不会的字和通假字注音。
2. 让女儿读一遍后,让她先猜一下意思。
3. 老公读一句,把孩子猜错的字再解释一下对的意思。
4. 让女儿把整篇文章用白话文讲一遍故事。
5. 熟读。
6. 让女儿把自己当成子奇,带感情地朗诵此文。
7. 背诵。
第二天放学接到孩子时候,她兴奋的告诉我,因为背诵的很好,老师奖励她50元的快乐币。
还说:妈妈,如果你嫁给我叔叔,那就太遗憾啦,我叔叔肯定不会像我爸爸那样,教弟弟文言文。
我会心地一笑,是的,老公又给了孩子一颗“糖”。
幸福到底是什么?好像是件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因为它无影无形,看不见又抓不到。
都说“幸福的人家都有相同的幸福,不幸的人家各位各的不幸。”
但现在我却有不同的看法。
在我身边的亲友,不幸福的人比比皆是,大抵如我:房子舒适,但不够宽敞;事业很好,但钱不够多;老公能挣钱,但不够温柔;孩子很懂事,但不爱学习......这些让我们感觉没有未来,没有希望,活得郁闷。
而身边的小确幸,却在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
工作到凌晨,老公递过来的一杯热水;
半夜孩子醒来,偷偷溜进妈妈被窝的温暖;
工作遇到难题,别人有意无意的一句点拨;
车抛锚在路边,陌生人帮你打开引擎盖的瞬间......
它是一本新书,一个好友,一片雪花,一句问候,亦或是在阳光照射下不知名的花花草草。
幸福,它无影无形,却又随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