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别人能理解你的话有多重要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写到我是红色性格的人,也就是多血质。多血质的人思维奔逸(不是精神病学里的思维奔逸,我还没到得病的程度),思维转换飞快,经常是别人还在思考上一个话题,我就已经在想下一个话题了。这样的结果就是我经常以为自己把事情解释清楚了,实际上压根就没说明白,也因此吃了不少亏。

所以说话一定要解释清楚,确保别人都理解了话才算说完。

简洁的话也必须把话说全

记得有个笑话,张三喜欢特别简短的话,惜字如金,说话只允许说一个字。

李四来找他玩:“我们去公园吧。”

“好”

“怎么去?坐车还是走路?”

“走”

“要带些什么零食和饮料,三文治?水果?可乐?”

“三、水、乐。”

这样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如果他要去买火车票,又不好好说出一个班次,压根就没人听得懂。

可见语言的概括力是在让对方能理解的基础上尽量简短。

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想一句话该怎么说,我认为这是说话的最高境界。

人力资源工作者面对员工违法了公司规定要进行面谈,如果是一味地责备员工的错误,员工很容易心怀不满,甚至愤而离职。这就要求面谈人员非常有技巧。HR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说:“我能理解你是因为父母生病了要马上回家照顾,但是毕竟公司有公司的规定,没有提出申请就擅离岗位是要按旷工处理的,这部分工资是要扣除的。另外我们给你申请了父母的疾病救助,这边手续办完后可以去工会领取。

这样和员工说明情况,也解决了员工的问题,就不会引起纠纷。

说话消极并不代表真的消极。

记得我刚毕业的时候,老是觉得工作很无聊,就天天在群里喊,“好无聊啊好想死”之类的话,然后喊完就好了,我也是服了自己。现在有一点点进步,我喊完累之后就会加一句,为此更要拼了!把消极情绪说出来可以发泄,基本上喊完就不消极了。后面积极的话语给听完吐槽的小伙伴洗洗脑,大家就能一起牟起劲来干活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年龄长上去之后越发肯定自己的情智平庸,有一些觉悟和成长都是在中年之后。比如,拒绝。最早是在孩子身上被惊到...
    鱼语者阅读 1,371评论 0 2
  • 本文参与#漫步青春#征文活动,作者:李多佳,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布 奔跑时代 不知道从什么时...
    李多佳阅读 94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