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马红萍~二宝来,大宝问题多。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宝的到来,大宝变成一个和原来不太一样的宝贝。那些打架、争宠或是变回小宝的行为成为家常便饭,其实这些只不过是冰山上可见的行为。而真正的的归因在冰山下不可见的地方,即大宝的价值感、存在感、信念和自己的决定。

面对问题,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对待大宝,他可能要么变得特别懂事,在长大以后,除了继续懂事有责任心外,心里总是充满了委屈。要么变的有攻击性、易怒,而家长用责备和偏袒应对,又会加剧两个宝贝的矛盾,怨恨。

正面管教倒是有很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同等对待。

1、用称呼“孩子们”来代替哥哥、妹妹。比如冲突发生时,我们说:“孩子们,在你们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请都先回到各自的房间”。

2、静静的坐在旁边,不介入。孩子们打架或者吵架也是一种引起关注的方法。指责或偏袒,只会让矛盾升级。只有当有真正的危险发生前,才用不说话,直接用行动的方式来阻止。

3、每天和每一个孩子都有单独的特殊时光。这个时间可以游戏、聊天、读书等,做任何宝宝想做的事情。

二、鼓励合作。

1、当他们争玩具的时候,可以这样说:“当你们准备好可以一起开心的玩这个玩具的时候,再来玩吧。”然后家拿走争抢的玩具,让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彼此互动。

2、帮助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合作,比如打架后,让他们坐在沙发上不准动,直到对方允许时才可以。

3、鼓励共赢,带他们一起去参加活动,比如足球、篮球等。

三、走进孩子内心。

1、接纳孩子的感受,给孩子时间准备接受小宝。经常这样表达:“看起来你好像有些难过,因为我总是抱着妹妹,是吗?”“我猜你是生气了,因为……”。

2、演示“爱的故事”,用蜡烛来演示妈爱不会因为给予而减少,只会让大家更加温暖。妈蜡烛把爱给了爸爸,妈妈仍旧拥有全部的爱,给了哥哥仍旧拥有全部的爱,给了妹妹仍旧拥有全部的爱。

3、结合绘本阅读,《小凯的家不一样了》、《小弟弟要来了》、《一点点儿》、《彼得的椅子》、《第一次上街买东西》、《隧道》。

随笔: 面对孩子们的冲突时,首先明白冲突是一种成长需要,不是敌人。老大的各种难伺候行为都是求证自己被爱和被需要的诉求。可当这些需求遭遇自主意识敏感期、完美秩序敏感期时,可真是很考验人呢。总之,先在思想上理解老大,方法上不指责、不偏袒,在自己冷静的前提下非必要不介入,给予高质量陪伴时间保障安全感,不把任何一方放在敌对面,相信并鼓励引导合作。无条件接纳老大感受,温和而坚定、平静而有重点引导行为。

Rainer

2017.09.17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