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醉翁亭起初并不在此次江南行计划之列,原来打算第一天住河南信阳,顺路买点毛尖,谁知途经南阳一个立交桥时竟拐上了另一路口,误打误撞来到了驻马店。晚上查阅地图时发现前方途中经过滁州,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马上闪现脑际,既然如此,怎么都应该去探访一下著名的醉翁亭,拜谒历史名人欧阳修。于是即刻调整游历轨迹,寻访琅琊山。就这样,江南行第一站就开始顺其自然了。
早晨从驻马店出发,五小时后便到达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麓。醉翁亭位于琅琊山景区内,古色古香,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我们由东门进入景区,先览深秀湖,因其三面环山,景色清丽,取《醉翁亭记》中“蔚然深秀”而得名。继续向前走,一座青石砌成的拱形门楼,镇于两山之间,楼额上刻"峰回路转"四个大字,走过这座门楼就是一条两边古树环抱的古道。此时游人不多,非常幽静,美丽。寻踪醉翁亭,观欧阳修纪念馆,琅琊山林之清秀,人文底蕴之厚重,不虚此行!归来整理图片,竟找不到文字记述,脑际尽是欧阳修的原文字句: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 ,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山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先以为醉翁亭只是一座亭子,路上只要看见亭子就仔细看看是不是醉翁亭,来了才知道是一座挨着醉翁亭建造的园林,醉翁亭在近千年的时间里,历代名人慕名而来在此立碑题字,留下墨宝,纪念欧阳修,久而久之,这里成了一处文化祭奠场所,扩展成了现在的园林。所以到这里不仅仅是只看醉翁亭的,还有其他的文人墨客留下的遗宝,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者”嘛!
进入大门,一种历史感气息扑面而来,褪色作旧的青砖门墙,磨得光滑发亮的石阶,还有墙缝中伸出来的野草和青苔,都在向人们诉说着它们的历史故事,千年醉翁亭遭受了多少次的战争破坏,值得庆幸的是也不断的有人继续修复它,明朝年间修复了一次,这里的建筑大多以晚清民国时期修复居多,古人已去,只留下了千年醉翁亭!
醉翁亭为中国四大名亭之首,乃山中智仙和尚为欧阳修所建。庆历改革失败后,范仲淹为首的一批参与者被贬职各地,欧阳修被贬到滁州任太守,苦志不得,遂寄情于山水之乐。常与好友智仙博弈于此,旁边常有许多游人观看,天公偶出状况,下雨致使博弈中断,有人提议在此盖座亭子,以供人们休息博弈之用,“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太守在此亭子饮酒歌赋,宴请好友,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欧阳修提拔的苏轼三父子、王安石等欧派文人也常来于此,留下了千年墨宝,亭子正前上方是欧阳修亲笔题名“醉翁亭”,正后上方是苏东坡题写的“醉翁亭”,欧文苏字,大家之合,相得益彰。亭子正前方周围为历代名人所题碑刻,文化底蕴浓郁,为醉翁亭和琅琊山谱写出了一曲琅琊神韵!
醉翁亭后面是二贤堂,里面有欧阳修和王禹两人的塑像,柜台内也陈设了一些与两人有关的史料。两人都是因为党争失败被贬滁州的失意人,惺惺相惜,在此聚集到一起。出了醉翁亭与二贤堂之间的右侧院门,经过长长的细石铺就的院子回廊,来到一处古梅亭,欧阳修喜欢种植梅花,为了纪念欧阳修,此处周围的梅花都叫作欧梅。有一棵欧梅周围被栅栏保护起来,据说此棵欧梅在明朝时已死去,又重新补种了一棵,上世纪末这棵欧梅又差点死去,专门请来了南京的植物学专家补救活了。曾有位游客无意攀摘了一根小枝,被罚款三万,听后我可不敢靠近了,只远远的观赏一番。
欧梅后面不远处陈放着一块两米高的菱溪石,此石头也是欧阳修所爱。他在外地游访时发现了这块奇石,具有观赏价值,就叫人用马车长途运回。这块石头上千疮百孔,内部孔道曲折复杂,却大部分孔孔能相通,外表已被岁月洗磨得光滑。每位游客来此都会用手抚摸下它,保佑我们烦恼去无,好运常来。
旁边水池中央建造了一座影香亭,在此亭的每个角落所欣赏到的欧梅姿态各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小池旁边的楼台上,可以欣赏到整座园林的风貌,周围一片苍绿,各种亭台楼阁掩映其中,四时之景各不同,“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这天天气不好,阴郁低沉,后面的景色只匆匆参观了一下,返程行至深秀湖还是被一池碧水感染,沿着湖畔栈道慢慢悠悠地走着,想去已逝千年的欧阳修,会不会想到千年后的今天还有人想着念着他,遗留千载的《醉翁亭记》至今被人们传颂,虽然为官受贬,遭人冷落,但他的文章彪柄千秋,盎然文史!这样悱恻,倒也为欧阳修举指点赞,毕竟是我等仰视的文人大家啊!三月的瑯琊山还是比较清冷,没多少游人,我们就原路离开了醉翁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