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没有赶上班车。
换衣服的时候看时间尚早,稍微磨蹭了一会,但还是按照以前的时间出门。我走在拐角处远远看着一辆很像班车的车开过去了。以前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当时只是一辆长得很像的车呼啸而过,并不是我要乘坐的公司班车。
我不紧不慢地拐过弯,看到一辆车停在班车点,才意识到自己八成要错过了。
我抓紧跑了几步,眼睁睁看着班车缓缓启动,离我越来越远。
在班车群里确认班车真的走了之后,情绪瞬间爆发,噌的一声火起,心里闪现各种念头。
本我说,今天不去上班了,上午开两个会,下午开一个会,真正工作的时间也没有多少,反正现在不是很忙,还有十几天年假没有休完,刚好有理由休假。
自我说,班车为什么这么早就来了,比以前足足提前了十几分钟。班车提前,不需要提前给通知吗?
超我说,你看那些没有班车,天天挤公交车的人,不是天天跟沙丁鱼罐头一样,也没有谁因为没有班车就不去上班啊。
数个念头闪过,我突然意识到,我哪里是为没有赶上班车而生气,而是我对没有赶上班车这件事情的不合理信念导致自己生闷气。
班车必须按照既定的时间来,如果提前来到,就必须要等到过了时间点才能出发前往下一站。班车必须确保每一个同事都上了车,才能离开,务必做到不落下一个人。
这是典型的绝对化的要求,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当某事物的发生与其对某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个体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中。
当我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反应后,心情好了很多。
既然已经赶不上了,与其浪费时间生闷气,不如体验体验挤公交车。随着人流挤上公交车,幸好还有可供站立,可供手扶的地方。换乘时也很顺利,没等多久就来了开往公司的公交车,到了公司,我竟然还不是最后到的,也只是比班车晚了十几分钟而已。
明天早早出门,既然没有办法改变班车来的时间,那就再提前三分钟出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