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工的专业性及角色扮演
心理健康社会工作(英文MentalHealth SocialWork,缩写MHSW),简称“心理社工”,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联合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和认证 ,可作为社区、医疗、司法、教育、企业等领域的社工和心理咨询师能力评价、考核、聘用和任职的重要参考。“心理社工”填补了心理咨询师不懂社会服务,社工师难以胜任心理辅导的市场和需求空白。
是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联合开展的职业技能项目,由中科博爱(北京)咨询有限公司具体承办。
学习过心理社工的课程,说明还是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与技巧的。
一部分社工都没学过心理学,也没有掌握太多这方面的知识,可能对于自身做个案的能力是不自信的,对于接案也会存在抵触情绪。其实绝大部分社工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都能做到基本信息收集、倾听等,但还是会怀疑自己是否就只是在倾听、在聊天并没有给案主提供到帮助。
其实跟案主建立好关系,对案主积极无条件的关注与倾听,已经给予案主温暖、被接受的氛围,是很关键的第一步,因此社工不必过于自我怀疑。
但为了更好地提供个案服务,社工需要不断提高自己专业能力,学习个案工作方法,如人本、认知、行为、精神疗法。建议深入学习一门即可,因为人的精力有限,我们不可能所有都精通,社工不是万能的。因此如果案主的要求超过自己的能力及机构的服务范围,要及时转介。
此外社工在服务介入的过程中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包括使能者,教育者,治疗者,倡导者还有联系人等。而联系人是社工经常扮演的角色,即帮助案主与拥有资源的服务机构联系,保证案主能够获得合适的服务。如帮助案主链接律师、妇联、政府相关部门等资源。
因此社工需要了解相对应的政策法规。正是因为社工角色的多样性,更需要社工提升自身的能力,给服务对象提供更专业、多元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