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了很多汗水与智慧,精心准备了好几个月的年会圆满落下帷幕。这场礼乐盛宴,用“礼仪、音乐、舞蹈、诗颂”,让参会的所有人在华夏礼乐中邂逅了中国文化,奏响了一曲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华文化赞歌,并把中国文化推向了国际友人。
美轮美奂、精彩纷呈的呈现离不开幕后团队的汗水与智慧。特别是这次年会有一些特殊情况。以往我们入住和撤离场馆都有5天
时间,这一年只有3天时间。十几辆大卡车的物料入场搭建、拆除,对负责年会的团队来说是一次超负荷的考验。
不仅仅是年会,从很多工作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团队是一支有水平、能打仗、各类专业人士都有的队伍,这一切离不开公司管理与用人之道。“容纳一切,妙用为神”就是我这几年总结出的用人智慧。马云曾在一次演讲中坦言自己犯下的错误之一就是盲目引进人才。随着公司发展壮大,他觉得有必要引进高端、专业、先进的管理人才作为公司的新鲜血液,以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他引进很多高端人才进入管理层,结果这些高级管理人才进入阿里巴巴后,产生诸多水土不服,反而给公司发展带来很多问题。
其实,这是很多人在管理上都会犯的一个错误,叫作“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本地圣贤无人识”或“墙内开花墙外香”。“外来的和尚”似乎自带光环,很多公司在用人方面也会受其影响,比如一个关键岗位出现空缺了,有的公司宁愿花大代价外招也不相信内部人可以胜任。或者有重要项目时不相信公司内部人才的水平,宁可把高额报酬给外面人,结果还未必尽如人意。人们对“外来和尚”和“本地和尚”的了解程度不同,往往因知根知底和审美疲劳而倾向于崇拜和信赖光鲜而神秘的“外来之物”。即使“外来和尚”有真才实学,也有水土相合的问题。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
就像马云花高价请回来的高级人才,从不同的土壤中成长起来,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处事原则和一贯以来的思想也许跟阿里巴巴并不相容,所以即使是人才,也会因为水土不服而失去用武之地。这种事情的发生,会让一些有很多潜力可挖的“本地和尚”怀才不遇,也给了大大小小的“南郭先生”以可乘之机。因为每个成功案例的背后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每一家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经营模式和用人方法,这也是佛家智慧所讲的“殊途同归”。引入外来的高级人才,也要经过本土化改造,对公司文化有认同感,才能适应本地生态。
话说回来,在自己的员工中提拔新人和骨干,评判标准又是什么?每个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板,如果下属的长处能够利于团队、利于工作,为什么还要去放大他的缺点?所谓“容纳一切”,就是要做到包容,给他足够的时间去改正、去成长。当然也有心存大恶、冥顽不改,总是把负能量传播到团队的人,在遇到这样的人时,我们就要做到“择善而取,择恶而除”。
有时候,人处在顺境中很难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当人无路可走时,才会深入反省自己的问题。但也有劣根性重的人,一遇到事就怨天尤人,这种人其实就是业力驱使,只有靠他自己去觉知,才能彻底扭转困局。人与人是不同的,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这就是因材施教。就如孔子在回答什么是“仁”这个问题时,针对颜回、子贡、司马牛三人给出了完全不同的回答。我也是如此。我对有的员工会非常严格,对有的却很柔软。方式不同,发心却是一样的。很多人就是这样成长为对集团非常重要的人才的。所以,这世上本无完人,就看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打造。发心是最重要的,同时也要用对方法。这世间万变不离其宗,善心和慈悲心才是我们用人的根本。所以,只要善心和慈悲心不改,一定能够做到善用其人。
身为管理者,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只有自己做好了,员工才能信服;在面对员工的一些质疑时,也要虚心反省自己,学会和员工共同成长。我们集团没有规章制度,如果说有的话,就是我们每一天都要求诵读《道德经》。如果每一位员工不管其本身的素质如何,都能日复一日从中有所读、有所思、有所行,从而做到“无我、利他、专一、守信”,相信我们拥有的都是最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