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有了宝宝开始,我生活的重心基本上以她为主。像所有的新手妈妈一样,我也有过焦虑,有过惊慌失措,有时候觉得养育孩子的同时也进行着自我疗愈。如今她已经5岁多了,这五年我经历了很多,也承受了很多,也越来越觉得生活没有什么意思。一日三餐的洗洗刷刷,亲朋好友的唧唧喳喳,每个人似乎都被困在了生活的牢笼里,麻木的重复着一天又一天的生活。我时常会想到一个问题:身为父母的我们该如何去“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认为对的事情就一定对吗?我们没做到的事情,他们就一定能做到吗?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好的人生?。。。我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是怎样也找不到答案。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可以用我的文字来记录我的生活,通过我的文字来解析这些问题。
2025年4月3日
今天上午送完孩子,去超市里面买了菜,最近在身材管理想着去买点红薯,红薯的价格被分为了三类,虽然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我也进行了一丢丢的纠结。并不富裕的我们,在买任何东西的时候都会进行“性价比”的考量,可支配的钱总共就那么多,用在了这里,就不能用在那里。最后我选择了稍微贵点的那一个,买了够一顿的量。我们的生存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把所有的资源都最大限度的优化分配,生活似乎也会很不错。年轻时候的我觉得婚姻需要经营,这句话是可笑的。但是现实中所有的东西都是需要去认真“对待”,毕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最近总是陷入对原生家庭的埋怨中,这是不对的。年近30的自己,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去过属于自己的生活。缺钱就脚踏实地的一分一厘的去挣,缺爱就提升自己的内核,坚定的爱自己,爱生活。但求努力,莫问前程。每个人都会有迷茫的时候,挣扎向前肯定不会错。加油,今天的自己!努力,明天的自己!你好,未来的自己!
每天努力运动,争取减掉30斤!------7月份
改掉自己眼高手低的毛病,把每一步都落实到实处。
2025年4月9号
一周的时间过去了,这一周我主要进行了三种运动:跳绳,跳操以及骑行。运动的过程中很累,但能感觉到身体素质正在慢慢的变好。一直以来我都在做自由职业,在照顾孩子和家人的同时也稍微的减轻一下家庭负担。对于我来说自由职业最大的弊端在于:没有一个很好的提升平台!“懒散”其实也是自由的同义词,在缺少绝对监督的情况下,我们不由自主的就会懈怠。每次在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时,我都会给自己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刚开始的几天还可以,但是越往后就越懒散,直至最后被完全遗忘在脑后。我很讨厌自己的半途而废,却也无法做到真正的自律。我向往职场的高效与提升,却也无法割舍婚姻中的油盐酱醋,没有一家公司会接受我的晚到与早退,我的家庭里也没有一个人会为了我,接收这一地的鸡毛。说实话,挺痛苦的。我在慢慢的平衡自我要求与现实的矛盾,大环境我无法改变也就只能让自己一步一步的成长,希望自己的内心可以在强大一点点,自律再加强一点点,能力再提升一点点。在婚姻中人们很少会做到换位思考,有些时候与其埋怨队友的不作为,倒不如提升一下自己,跳出惯性思维,寻求另一条出路。缺乏自律的思考如同脱缰的野马,而懒散和拖拉则是偷走时间的窃贼。g高效,坚持——成就最好的自己。
早起:读书,运动!按时去工作室,制定打卡表,规划的任务按时完成!
2025年4月9号
在这个短视频横流的年代,我们的生活被严重的碎片化。无论在做任何事,我们都会不自觉的从从口袋中拿出我们的手机,刷刷短视频,逛逛淘宝,看看抖音。。。慢慢的我觉得我思想和行为也被“短化”了,有时候我甚至相信什么“让你一秒学会钢琴”“十分钟掌握。。。”大部分的主播以及视频博主,似乎都倾向于用所谓的“高效,捷径,技巧”来把知识简单化,知识真的可以被简单化吗?那我们的寒窗十载岂不是一段笑话。到目前为止我觉得短视频带给我的弊大于利,在我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时间的时候,我总是会在不知不觉中在刷视频上面浪费掉很多时间。除此之外,如今的我很少会聚精会神的沉浸在一个事情上面,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会依赖“高手的指点”,缺乏自我的认知和思考。人行于世间,应该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随波逐流。顺应时代的洪流可以更好的发展我们自己。但如何在洪流中屹立,实现自我价值,则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端正自己的位置,合理的发展自我。
1,戒骄戒躁,建立合理长久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落实,去实现。
2,稳定情绪,接纳情绪,做出理性的行为。

2025年4月14日
孩子每次下学回来就吵着要去超市买零食,到家放下书包就去看电视。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很少带她下楼(不忙的时候我也不经常带她下楼玩),她现在慢慢的大了,我看见她看电视我就会莫名的生气,总想把她的电视关了,我担心她的眼睛。我也不喜欢她吃零食吃糖,我担心她的牙齿。但是跳出妈妈这个角色我又觉得我家的孩子也还不错,爱吃糖,但是到一定量的时候会停下来。爱看电视,但是让她关了,她也会及时的关掉。我有时候会比较焦虑,也会莫名奇妙的生气。我希望我从今天开始可以尽量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有问题解决问题,做的不对及时提醒改正,不为没有发生的事情担忧。也不为未来的事烦心。有一句话叫做:尊重他人的命运,活好自己的人生只不过,我们很少能够做到,身为妈妈的我们,总想让孩子可以过的更好,未来可以闪闪发光,这只是我们的想法,我们强加给他们的。心很乱,乱在了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乱在了对未来的担忧,也乱在了现实生活的残酷。生活本就起起伏伏,希望以后我可以乐观坚强,勇敢自信的过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把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传给我的孩子。
顺境时谦卑,知繁华易逝,方得长久;逆境时坚韧,信暗夜终明,方能破局。起落之间,修的是心境,炼的是格局。最低谷的土壤,往往孕育着最顽强的生长。人生这条路,从来不是直线竞速,而是一场关于韧性与智慧的修行。
2025年4月16日
今天和好友在一起吃火锅,她和我一样:独自带娃,顺便兼职,赚一点零花钱。我们聊到了婚姻的问题,婚姻的状态应该是怎么样的呢?是不是所有的婚姻到最后都是“搭伙过日子”?我们说了很多,但是也没有最终的答案。虽然我的婚姻也是千疮百孔,但我始终向往爱情。人的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没有人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名利,财富其实都是身外之物,只有内心的感受才是我们真正所拥有的东西。父母我们无法选择,孩子我们也无法挑选,只有伴侣是我们自己可以挑选的陪伴我们最长的人。我理想中的婚姻状态应该是油盐酱醋茶中掺杂着花前月下,他可以不昂贵,但必须有情调。爱情不可以变成亲情和友情,它只能是爱情。如果真的有一天我们彼此离得越来越远了,我们也应该在尽了我们应尽的职责之后体面的散场。我不确定我目前的生活中是否有爱情,也不确定未来我是否会遇到爱情,但我始终相信爱情,相信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个跟我同频的人。他懂我的喜怒哀乐,也懂我的故作坚强,明白我的不易。
2025年4月20日
昨天和妹妹聊完天就觉得心里像堵了一块石头一样,不出意外昨天晚上失眠了。我从小在姥姥家里长大,妈妈有精神疾病,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大概我上初中的时候,她被警察送了回来,在家里待了大概两年,然后又走了,姥姥姥爷找了好久,最后接回去的时候她有了我的妹妹,妹妹出生后不久,随着姥姥姥爷的年纪大了,无力抚养然后就把妹妹给了我爸爸,妈妈被送到了精神病院。我的爸爸起初并不想抚养,想把她送人,但是我不同意,后来就给了我奶奶抚养。这些年来我们家的情况一直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很幸运地是我的学习成绩很不错,自己也肯吃苦,就颤颤巍巍的把学读完,然后和我的老公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家。从我有能力挣钱之后,我的爸爸就一直向我索取,从刚开始的要多少给多少,到后来的争吵,断联。这两年我们做到了彼此互不打扰,我负责妈妈医院的开销,以及小妹的日常生活。他挣钱顾着他自己花。其实中间有很多事,到如今我已不想说,也无法说,给我更多的是无奈吧!在这种家庭情况下,其实每个人都不会很开心,很幸福。爸爸的懒惰,不务正业,好逸恶劳也导致了他所谓的子女不孝,亲朋看不起。在我11岁的时候,我爸爸把我接到他的老家去上学,然后我就一直留守在家,自己照顾自己。在他老家的那段时间,我们家一直都是别人嘲笑和看不起的存在,有几个对我们还不错的邻居,但是很少。在青春期的那段时间,我遭受了人生中的很多流言蜚语,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我已然不记得,但内心却有着很多说不出来的窒息感。更可笑的是,我老公和我父亲是一个老家的。我不知道这些事是阴差阳错,还是命中注定。其实大学时的我每天都在为生计奔波,对于那个贫穷,自卑,缺爱的我来说,也许那个时候他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一个归宿吧。幸好,他努力,上进对我也很好。
在我爸爸找了一个女人后,我就不给我爸爸钱了。刚开始那两年他们自给自足,后来那个女人患病去世了,这两年,他就间歇性的干活,今年他拆迁的房子下来了,自己又贷款了9万块钱整理他的房子。现在自己有贷款,但是还和之前一样好逸恶劳,一天啥也不干,在老家吃喝打牌。妹妹给我说了之后,我也很无奈,我的能力只有这麽大,一个毫无背景的我,在若大的城市里颤颤巍巍的活着,婆家这两年也是一样的风风雨雨,我的老公也是贫穷人家,他对我还不错,不过也仅限于不错,贫穷人家更多的是计较得失,而不是情感。有时候我觉得我的人生,生来皆是苦难。我时常告诉自己往前看,别回头,但人怎么会忘了来时路。我无法左右任何人的选择,也无法担负任何人的命运。作为一个女儿,我只能给我的父母最基本的医疗和生活,作为妈妈,我只能给她最基础的教育,作为妻子,我为他养育孩子,挣钱贴补家用,承担起我的家庭的开销。作为孙辈,我不忘姥姥姥爷的养育之恩,定时看望,生病了尽我所能出钱出力。作为儿媳,我承担我所有的家庭劳务,让他的儿子可以定时回老家看望,生病照顾出钱,适当给予家用。作为姐姐,我时常关心送衣送钱关注学业。我能做的也仅限于此,生而为人,只要活着就得承担起自己活着的那份价值。没有什么大愿望,也没有什么大理想,小心翼翼的活着足矣。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我该怎么幸福的活着。所有人都告诉我,这些是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我从不逃避,却也无能为力。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当中。
2025年4月22日
今天心情不好
(有时候觉得自己只有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才会去写东西,我似乎是一个悲观的人,但又不是特别的悲观)
去接孩子放学,下楼的时候我随口说了一句去逛超市买点菜吧,然后到操场之后,突然觉得自己的状态不是特别好,于是就跟她说,算了吧,直接回家吧。然后她就在车上一直嘟嘟囔囔的说我是“大骗子”,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异常愤怒,我把车停到路边,就训斥了她。我知道是我食言了,但是她那喋喋不休,颐指气使的语气真的让我很难受。我没有老一辈的那种“父母尊卑”的思想,平时也尽量的和她平等相处,给她足够的尊重。有时候我也会去思考这样的行为是否正确,给她足够的尊重之后,父母的教导似乎失去了权威,让她觉得好像一切都可以讨价还价。这是一个很矛盾的议题,就比如所有的专家都说,不要打孩子。但是做父母的有多少个,没有揍过自己家的孩子呢?父母也是人,也需要食人间烟火,父母的心脏也是心脏。我们只是生了个孩子,并不是基因突变了,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强大。做妈妈之前,先做自己吧!
日常发疯的自己。。。
2025年4月25日
2022年的时候我备考研究生一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上岸,这两年家里的事有很多,这件事情就被搁置了。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虽然也没闲着,但是也觉得阵阵的空虚。个人总是觉得学历需要再升一下,人家都说你上了之后就会对它去魅,但我并没有经历过。目前家里的情况比较特殊,去上学肯定是不现实的事。但是我觉得我可以先学着,充实一下自身的知识。最近我一直坚持早起,去办公室,不过效率却很低,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我总是不自觉的想去扣手机,看视频,买东西。所以我想试试用直播的方式去监督一下自己,同时也记录一下自己的学习时长,后期可以更好的复盘自己的情况,对后期学习进行调整。
2025年4月28日
拖延——这个问题在我家里的每个人身上都有。
有人说:拖延是大脑对压力的本能反应,对抗它需要技巧而非蛮力。从小步骤开始,逐步积累“完成感”,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行动。
明天早上6.00起床跑步!
2025年4月29日
人生其实没有什么所谓的对与错,做好当下所有的一切即可。
今天上午去办公室处理了2篇文章,中午和好友约了一顿饭,喝了点酒,排解了一下郁闷的心情。都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其实物质世界一直都是如此不会轻易的改变,而我们情绪瞬间万变,更多的是因为我们对事物的主观感受。下午去接孩子的时候,老师给我说了两个问题:1,孩子中午休息的时候和别的孩子在卫生间偷偷玩耍,不及时进教室。2,她进男厕所。第一个问题我觉得小孩子贪玩很正常,但是到第二个问题得时候,我觉得她故意进男厕所得事情很严重,就有点生气得斥责了她。除此之外,老师在说她得时候她不停的往我的身后躲,这个行为让我很生气,觉得她的态度一点都不端正,同时也觉得她有点小家子气。当时说了她两句,也没怎么说,出大门的时候她一直哼哼唧唧,我又说了她两句,她承认了她的第一个错误,第二个是因为有个男生打她肚子,她才追着进去的。我给她讲完之后她知道了自己的问题,也认了错。我有一点生气,但也没那么生气,只希望以后她可以学会尊师守纪,不要太过散漫。
阅读积累: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大众谋福利者,不可使其孤军奋战;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