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刃向内强筋骨 作风转变润民心

      作风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重要任务。构建系统化、常态化的问题查摆机制,是推动党员干部作风持续转变的关键路径。通过创新“查摆—整改—监督”闭环体系,实现作风问题精准发现、靶向纠治、长效巩固,为密切党群关系、提升治理效能提供坚实保障。

      构建多维查摆机制,精准锁定作风病灶。坚持问题导向,建立立体化查摆体系,破解“查不准、查不深”难题。党内政治生活常态查摆。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制度,深化“批评与自我批评”实践。明确“三必谈”标准:谈思想根源触及灵魂、谈问题表现见人见事、谈整改措施具体可行。推行“双清单”模式,会前制定问题预检清单,会后形成整改任务清单,确保查摆过程严肃规范。群众监督联动查摆。构建“线上+线下”立体监督网络。线上开通“作风直通车”平台,设置扫码评议、即时投诉功能;线下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组织群众代表专题问政。建立“受理—交办—反馈”闭环机制,确保群众意见24小时内响应、15个工作日内办结,推动民意转化为整改方向。数据赋能精准查摆。整合12345热线、信访舆情等数据资源,运用智能分析模型识别作风顽疾。建立“三色预警”机制,对高频投诉、重复问题动态预警,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变。制定《作风问题负面清单》,对照党章党规、群众期盼划定行为红线,细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典型问题表现,形成作风体检标准。

        创新闭环整改路径,推动作风深层次转变。坚持标本兼治,构建全链条整改落实机制,确保问题销号清零、成效可感可及。清单化压实责任。分级分类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时限及验收标准;依托动态台账跟踪督办,对临期事项黄牌提醒、逾期事项红牌警示;组建“纪检部门+群众代表+专家”评估组,通过实地查验、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核验成效。靶向破解突出问题。针对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顽疾,推行“无会周”“合并开会”,压减会议总量40%以上,实行发文负面清单管理,刚性压缩冗余文件,整合多头考核事项,取消不合理“一票否决”指标,推动干部精力向一线倾斜,形成重实干、求实效的鲜明导向。制度固化整改成果。细化公务接待、基层调研等行为规范。建立“作风档案”制度,将查摆整改情况纳入干部政治素质档案,作为选拔任用核心依据,选聘老党员、群众代表常态监督,延伸监督触角至“八小时外”。

        健全长效监督体系,筑牢作风建设防线。坚持教育、文化、考评协同发力。制度约束划红线。制定作风行为正负面清单,明确“可为”与“不可为”界限。建立跨部门联合督查机制,对顶风违纪问题从严查处、公开通报,形成高压震慑。教育引导筑根基。强化初心教育,通过重读入党志愿书、红色教育基地研学唤醒党性意识;开设作风建设专题培训,提升群众工作本领,制作典型案例教材,以“身边事”警醒“身边人”。考评激励树导向。完善“考评体系”,将作风建设纳入党建考核,权重不低于30%,开展跨部门作风互查,结果与绩效奖励挂钩,推动作风建设从治标向治本深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