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洒的诗絮(八十四)

图片发自简书App

        稼轩这首词读过没?醉得有趣一一

              西江月·遣兴

              宋代: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注释

西江月: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双调五十字,平仄两协,上下片字句作法相同。

遣兴:遣发意兴,抒写意兴。

那:同“哪”。

我醉何如:我醉成什么样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品读辛弃疾的词,能从词中品出更有韵味的戏剧来,虽然在写词中,恰如其分地引入戏剧性场景并非辛弃疾发明,但是在他手上得到了发扬光大,在他的词中,这种情况十分常见。这是值得肯定的。我说过,你可能从中看到“元曲”的源与流。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通篇“醉”字出现了三次。难道词人真成了沉湎醉乡的“高阳酒徒”么?否。盖因其力主抗金而不为南宋统治者所用,只好借酒消愁,免得老是犯愁。说没工夫发愁,是反话,骨子里是说愁太多了,要愁也愁不完。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才叙饮酒,又说读书,并非醉后说话无条理。这两句是“醉话”。“醉话”不等于胡言乱语。乃词人的愤激之言。《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本意是说古书上的话难免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未可全信。辛弃疾翻用此语,话中含有另一层意思:古书上尽管有许多“至理名言”,现在却行不通,因此信它不如不信。

        以上种种,如直说出来,则不过慨叹“世道日非”而已。但词人曲笔达意,正话反说,便有咀嚼不尽之味。

        下片写出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一一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词人居然跟松树说起话来。他问松树:“我醉得怎样了?”看见松枝摇动,只当是松树要扶他起来,便用手推开松树,并厉声喝道:“去!”醉憨神态,活灵活现。词人性格之倔强,亦表露无遗。在当时的现实生活里,醉昏了头的应该不是词人,而是南宋小朝廷中那些纸醉金迷的昏君佞臣。哪怕词人真醉倒了,也仍然挣扎着自己站起来,相比之下,小朝廷的那些软骨头们是多么的渺小和卑劣。

        辛弃疾的这首小词,粗看,正如标题所示,是一时即兴之作。但如果再往里仔细一看,那么会发现作者是在借诙谐幽默之笔达发泄内心的不平。如再深入研究,我们还可洞察到作者是由于社会现实的黑暗而忧心忡忡,满腹牢骚和委屈,不便明说而又不能不说,所以,只好借用这种方式,来畅快淋漓地宣泄他的真情实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9.6.8.己亥五月初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4,033评论 0 15
  • 陆游诗集(Z1) 杂赋 养疾清溪曲,风林几著霜。细书如助嬾,薄酒不成狂。 老叹朋侪尽,闲知岁月长。柴门偶一出,倚杖...
    汉唐雄风阅读 13,676评论 1 11
  • 之前看安东尼很感动,感觉很温暖,我很向往那种一直在寻索自己,探索外界,一直在与不同的人温暖交心的旅途。 ...
    锦时晞阅读 2,726评论 0 1
  • 关于深度阅读,我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第一是什么是深度阅读?第二是为什么要进行深度阅读?第三是我们该如何进行深度阅读...
    华思语阅读 4,270评论 0 20
  • 2019年4月11日 今天,新教育家人们与大家分享了22篇教育教学随笔,3篇教学反思, 5篇读书感悟...
    偶然赵月晓阅读 67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