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南怀瑾
和朋友聊过“理想主义”这个话题,朋友说“现代社会的人总是少一些情怀”。
那次缘起于《姚贝娜去世,记者等在病房外等待》的消息。这一事情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一方职责记者一味追求“新”闻,而少了人情味;而另一方却说这是职业的需求,记者不得不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事故面前,让更多的人看到这则消息。朋友说“记者这个职业本身是矛盾的,因为他只有阐述事故的能力,却没有改变事故的能力”。而我说“去阐述一个客观的事实,也是一种改变”。只是可惜的是,每个人对信息的处理,最终都会使信息带上他的观点。新闻不应该带有作者观点,只应该阐述客观的事实。然而新闻的选题、主题的选择、细节的阐述、角度的抉择其实都代表了作者,又或者说是主流媒体的观点。新闻追求高关注度似乎是理所当然、无可厚非的事情,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然而如果一味报道“观众想看”,而不是“观众应该看”的新闻,那么媒体是不是失去了它本身的价值所在,而被物化了呢?观众如果只关注新奇,有趣的新闻,一味相信媒体报道的内容,而不去思考事情真实的一面,那么是不是在纵容媒体继续“堕落”?又或者说是观众的心理才导致媒体价值取向的改变?所以现代社会的人好像真的少了一些情怀。
前几天读完了大冰的《乖,摸摸头》,发现其实还有一些人,在逐渐物化的时代下,保持着一颗理想主义情怀。读完之后最大的感觉是温暖。人性的温暖、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对于理想的追求、对于名利的不屑。他让我看到还有一帮人愿意摆脱世俗的评价、名利的束缚,去进行一场心灵的修行。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文青”已经开始带了一些贬义,可是在我心底里还是觉得他们是站在象牙塔顶端的人,他们的追求已经突破了物质,而上升到了精神的层面。我总是觉得,无论现实如何,我们都应该有一些情怀。当然我并不是指那些卖房卖车,抛家弃子,说走就走的“流浪者”,厌恶社会,就完全脱离社会,可是他们有没有去考虑过完全脱离社会之后的一切会怎么样呢?曾经看过一对夫妻逃离社会,住进山中,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当然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我不去评判好坏。但我指的理想主义者,是那些能够适应社会生存下来,然而心灵中却始终留有一片净土。能够正确判断好坏,合适与不合适,而不是根据“大家这么觉得”来评判这件事情。他们还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价值观,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我并,没有勇气完全我希望成为一名散落在不同城市里,游走于不同社会标签之中,但是愿意让自己某些时候成为一名拥有理想主义情怀的非实用主义者。
以此,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