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去理解刻意练习

每个成长者,必须学会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两大原理:大脑可变性、心理表征

认知:

表层认知:未被实践验证过的认知

表征:实践后的认知

刻意练习是能力提升的最佳方式

刻意练习的四层次:低水平重复练习、有目的的练习、刻意练习、符合认知原理的内隐化练习

第0层次:不练习

第1层次:

低水平重复练习:标准不断提升,水平才能增长,如果标准不变,那自然会停留在低水平的重复上。

几个相关概念:路径依赖,缺乏对基本认知的了解;变化是常态。不确定性是世界的本质,不具备长期的视野(★现在舒服不等于长期舒服),▶是自己和世界耦合程度低的结果,也是常说的没有风险意识的典型体现。

从本质原因上可以找到精准的解决方案。既然自己和世界的耦合度太低,那就增加耦合就好了,分析一下四个要素:朋友、圈子、敌人、平台。身边的五个人是不是太一般?自己的圈子是不是太单调?是不是没有假想敌,敌人根本没有竞争力?自己的平台太烂了?分析清楚并加以更换,就可以有动力离开这个层次。

第2层次:有目的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有几个检测标准来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在做有目的的练习,我将其改成话术送出来:

•这次训练的目的是否明确?请将目的写下来以供练习时反复回顾。

•这次训练能否让自己走出舒适区?自己会感觉到有一些些压力,但是还是动力十足?

•这次练习过程中我是否专注了?分心时候做的事情是否也是围绕这个目的的?

•这次训练过程是否包括反馈,让自己了解对错?以及改进的方式?

如果说这几条做到了的话,那就是有目的练习的水平啦。并且,做到(还要持续做!)有目的的练习,就能超越地球上一半以上的人了,还是蛮简单的吧。

第3层次:刻意练习

对于选择刻意练习的伙伴来说,绝对不是自己去练习、绝对不是拼命死磕,而是抓紧时间找到并进入训练体系中去,了解细节标准、获得导师指导和反馈,接受最正规的训练。

努力寻找训练体系:这是基于心理表征的,刻意练习即依靠高手的心理表征,又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所以,训练之前要想办法先找高手/体系,而不是自己搞搞搞,我的博客上曾经写过关于基于心理表征的学习法,提到了学习之前,先找高手要到该领域的心理表征,然后基于表征关键词去构建体系。

•放慢速度,重复训练:在刻意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消除“求快、求速成”的愚蠢的预期!精准地体验、感知、学习该技能环节的状态,尽可能感受训练的所有细节,这是一种“精进”的训练方式,千万不要求大、求全,而是用细微的方式,用慢方法实现快成长。

•强化反馈:这是一种典型的反思思维的呈现,没有成败,只有是否达到标准的反馈。对待反馈的做法,是记录、复盘、分析、总结,然后再尝试,不断靠近标准的过程。

•拒绝自动完成:刻意练习的过程经常会乏味也充满挫折,一旦使用经验解释系统进行解释,很多人就会用“感觉我会了”来自动完成训练,从而掉入寻常训练的状态下。其实,这就是没有做到积极主动,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放弃了选择的自由。所以,保持专注和对技能目标的感知,不要自动完成。另外,这里多说一句:尽可能不要用实战来替代对技能的刻意练习,那样实在是蠢蠢的,想想我被二年级小伙伴虐的故事就知道了。


培养和提升长时工作记忆能力这个能力的关键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及其关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才真的存在吗? 1763年,7岁的莫扎特开始了他的环欧洲演出,成为一代传奇人物。莫扎特年纪很小时就能准确辨识任何...
    丹菡阅读 12,995评论 4 106
  • 你有梦想,有目标,有计划,但是苦于没有正确的方式、方法,用来完成制定的计划。那么接下来这本书将给你指明方向。 《刻...
    春天的蜜蜂阅读 11,325评论 18 194
  • 1 自打记事以来,有一件事我干得最疯狂: 大一下学期,我玩了整整一学期的CS。性格使然,自己非常喜欢Awp,也就是...
    易仁永澄阅读 5,706评论 1 45
  • 缘起 2016-12-31在豆瓣上标记为想读。 预约的书今天(2017-05-22)终于到了,收到邮件后就让人顺便...
    im天行阅读 5,773评论 0 2
  • 旅途中的流浪感——冬游云南-丽江玉湖村的冬天蓝舟/文 现在难得外出旅行一次,一旦成行,既想一次看遍天下美景,又想用...
    外滩书房阅读 2,967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