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丽组长:阅读加上自己的语言、再加上自己的行动,阅读是成长最快成本最低的事情,越参与越收获。
婷婷老师:之前读过的书没有想过后面怎么用。通过输出倒逼输入,读书写作提高的是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不会选书先看大家推荐的书,工具书、成长类的,当下需要解决问题的书,专注当下提升自己,语言表达不会那么空洞了,掌握逻辑思维是提升底层能力,表达决定上限,工作汇报领导沟通和客户沟通。
周华组长:出口成章、妙笔生花,读自己想读的章节,列出大纲、通过书上的案例结合生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读书不是为了读而是为了应用,一边读一边记笔记一边画线,碎片时间记录输出大于输入,结合感受记录心得,从小做起、坚持去做。
通过21读书陪伴我收获到什么?
5月份开始读书的时候只想养成一个读书的习惯,除了每天早上的读书其它的是碎片时间一有空就读书,读了差不多有10来本书了,读的有感触的觉得挺有道理的,没有思考过后面怎么用读完就读完了,有的好多都忘记了。有一次听到倩倩老师分享读书陪伴群,怕自己刚刚养成读书习惯、再去参加输出是不是有贪多了,但是我还是参加了。
我的收获是:
01、让大脑强思考、之前只要读就行了现在是读完要输出感悟。
02、带着目的去读、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对那个章节最有感触,可以联系到我的生活,或者是否能运用起来。
03、克制偷懒、输出倒逼输入、有的时候一天很忙没有时间读书,但是躺在床上准备睡觉一想这个事情,就马上拿起书来找一个点来进行完成打卡。
04、提升底层逻辑、自从要输出凡是学习我都会抓住自己能用到的点,和需要下一步如何行动。
05、表达能力增强、就像婷婷老师分享的:讲话的时候不会那么空洞了,我不和优秀的榜样比只和自己的过去比,不像以前、一讲话就词穷,一写就提笔忘字。
06、认知能力提升、读多领域的书收获到多维度的认知空间,解决问题的想法都会不一样。稻盛和夫说:工作是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付出更多的努力。不管是在那个领域能带走的就是我们学到的能力。
倩倩老师解答问题:
1、读书慢
是输入的少了、一句话连起来读,读多了熟练度掌握了自然就会快了,数量不重要,不要追求速度,一年只读10本书,都能用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2、读书的感触
一本书只有10%的重点,其它90%都是为了解释那10%,一本书有一句话触动自己就算是有用,刚好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没有感觉也没事不要纠结。
3、理解不了书中的精髓
一本书都是解决一个问题的,先读腰封、封底、作者简介、推荐、目录,基本就了解这本书讲是什么内容了,再从书中看重点部分。比如:《家庭觉醒》这本书从指导我们怎么养育孩子再到专注成长觉醒自己,孩子的天性是觉醒的只要巩固他们天生的觉醒意识、从控制孩子转向支持发展孩子的体魄、情感和心智。
4、读书没有内化
读完一本书输出、写三个自己收获的点,讲出最有感触的点拿出来用,看书是知道了一个道理内化是做到了。费曼学习法:以教为学、一边践行、一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