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就慢下来
文/牛瑞华
刚拿到《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这本书的时候,闺女看了一眼书名就打趣我:“老爸,你不用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啊,你已经是了。”明知是小孩子的玩笑话,我心里还是有些不爽。明知变老是不可避免的,可把“会老”这个标签贴到自己身上就很难接受!
跟朋友聊这个话题,朋友开玩笑说,应该在标题上加个“不”字,“学习做一个不会老的人”,就符合当下的文化了。当今塑造的文化理念就是让人认为“变老是一种失败”,这使得许多人不顾一切地抵制老去。如果节食和锻炼不能奏效,有人甚至不惜动刀,想尽办法隐藏自己的年龄。
看了《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这种“惧老”心理不仅仅在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是如此。
就拿本书作者拉姆•达斯来说吧,他原本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为了进一步追求人生真义,他离开哈佛,远赴印度修行数十年,后来出版了畅销一时的《活在当下》,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人的心灵意识。乔布斯曾经如此评价,“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深刻,它改变了我和我的许多朋友”。就连拉姆·达斯这样心灵导师级的人物也不能免俗,坦然面对老去。就拿减肥来说说吧,差不多有四十年的光景,他一直在和过度肥胖做着斗争,摇摆在节食和暴食之间,深陷在注定赢不了的境况中,难以自拔”。还有,他到了六十岁时还不肯服老,对身体不管不顾。他曾在波利尼西亚跟一群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玩冲浪而被珊瑚划伤,也曾在墨西哥跟年轻人搬砖比力气结果差点没被累趴下。直到2001年,他自己身患中风,才真正感受到“老去”的含义,开始正面随年龄而来的痛苦和脆弱,于是有了这本《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不是超越生死的大境界,也不是向死而生的大觉悟,而是接受生命有局限之后的坦然。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就慢下来”。
也就是在中风以后,拉姆·达斯才明白了“老去”的真正含义。他用早年父亲送他的一首诗表达——
白发并不代表你年事已高,
哪怕有人说鱼尾纹爬上了你的眼角。
可等你力不从心时,
说明你有下坡路了,
朋友,你开始走下坡路了。
最近几年,“初老文化”开始流行, 越来越多人(有不少是年轻人)开始接受老去,而不像之前那样一味地逃避和恐惧。我想拉姆·达斯所说 “力不从心时,就慢下来”,就非常契合初老文化的精神。生老病死,每个人都不可避免,但这个话题对很多人来说或许过于宏达,或许也过于沉重,但“力不从心”就容易接受多了。
书中有个故事挺有意味。作者的一位朋友,也是个一刻不停的活跃分子,有一次他打来电话:“不知道怎么了,一天到晚就想躺着。可还有好多事情等着我呢!”“那有什么要紧事吗?”这位朋友列举了一大堆事,然后说:“奥,太多了!”作者对这位朋友说:“我觉得你唯一该做的就是躺下来。你能不能把这事加入自己的日常安排。”不久后,这位朋友打来电话,说非常喜欢这种“有效率地闲躺着”。
工作上,你是不是总感觉有千头万绪要处理,就是抽不出时间来喝一杯水?那就慢下来,为自己冲一杯茶!
生活中,你是不是总觉得家务缠身,总是抽不出时间跟家人沟通?那就慢下来,陪自己的孩子聊聊天!
闲暇时,忙了一天的你或许正在读着我这篇文章,也许你现在就觉得累了。那就请闭上眼睛,感受这份疲劳!
心有余而力不足时,让我们一起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