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在为《教育:非常痛,非常爱》这本书作序中写到:曾这样评价朋友魏智渊,“他是少有的没有被这个社会污染的人之一。”后来魏智渊去江苏结识了王开东,给我回电话说:“和王开东相比,我们都是坏人。”
李镇西老师曾多次声明不给人写序,却主动提出给王开东的这本书写了序言。
李镇西老师还写道: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当许多人迷失了自己的时候,开东的真诚、善良、谦逊、沉静、安详、内敛、淡泊……成了许多人的一面镜子。看到开东,我们或许会有一些自省,甚至会有些惭愧。
李镇西老师的序言,恰当的道出了王开东老师的人格魅力和这本书的价值。今早,读到《天鹅是怎么飞不起来的》这一篇,感慨颇多,写《折翼的天使》为记。
白天鹅,我们惊羡于它的美丽,但美丽的背后却有一些凄惨的故事。
原本临风高举的天鹅,现在却满面尘灰,只能祈求人们的一点零食的施舍。飞天的鸿浩,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燕雀在天空自由翱翔。
天鹅失去飞翔的能力,罪魁祸首在于欧洲中世纪的贵族。
他们喜欢天鹅的姿态,认为天鹅是鸟类中的贵族,就圈养他们。因为喜欢,所以戕害。本应与白云为伍,和清风为伴,属于蓝天的天鹅,却被阉割它们的飞翔,冷却它们的志向,让它们俯首甘为地上鹅!
贵族们捉到天鹅后,采用了三种方法。
第一、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
第二、绑住天鹅的翅膀,使他它因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
第三、缩短池塘的距离,使天鹅失去助跑力,无法起飞。
三管齐下,天鹅从此就远离了蓝天,一天天的变得庸俗,翱翔蓝天的心终于就死了。
令我们震撼的是,我们所谓的一切为了学生,很多地方又何尝不是像中世纪的贵族那样对待天鹅?
天使的美丽,在于她有一双会飞翔的翅膀,而今,我们折断她的双翼,天使将不再天使……
王开东老师也列举了为培养我们眼中的好学生而常采用的三种方法。
第一、极端注重智育发展,无形中剪掉学生情商发展的翅膀。
第二、我们用应试捆绑住了学生的翅膀。
第三、为了安全,把学生限制在校园里,缩小了活动空间,使学生失去了起跑助力,不能起飞。
回想几十年前的我们,春游、野餐,其乐融融、其乐兮兮,师生互相嬉戏,纵情于山水之间。
走进自然,在自然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登上高山,学山的厚重,悟山的博大、坚韧、丰富和深沉!
涉入溪流,体验水的温柔与包容。君子为人处世犹如水一般,善于便利万物,不与人纷争不休,有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上善若水”一词,不言自明。
……
今日之教育,就是未来之中国,今日学生之风骨,就是未来中国之脊梁!该给学生松的绑,还是要松一松。
孩子们的童年,出了学校,除了进辅导班之外,还应该有蓝天白云为伴!
折翼的天使,也只有插上翅膀,才能成为真正的天使……
读王开东《教育:非常痛,非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