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同学,是我在异乡的大学里的大学同班同学,也是唯一一个被我所承认的朋友,可惜了就是性别男,尽管在我眼里他与我同性别,但终究还是有差别,否则便可以天天挽手上课逛街,也可以下课约个厕所洗澡约个澡堂。
z同学是个公认的暖男,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知道z同学这个人是因为z同学的室友同姓z的我的另一个同班同学,然而知道z同学的室友z又是因为我的室友l。
当年我还是一个年少轻狂不谙世事满眼不羁,且又带着憧憬与向往的小小少年。刚进入大学时,我曾一度幻想过成为慕容云海一般的大神级人物,然而现实太过残酷,我的幻想夭折在军训的手里。
但也就是在那段每天的娱乐是顶瓶子跳小苹果以及教官变态搬的紧急集合外加宿舍的卧谈会的时候,从我的室友l那里听到了同学的室友z。至于我的室友l与z同学的室友z的认识的起因经过结果大概就是同一个省的老乡。
军训结束以后,我便如同被解开了镣铐的牧童一般,过起了放山羊一样神仙般的惬意人生。然而,古人诚不欺我。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呢。在某天适合偷鸡摸狗的日子,我的顶头上司x部长严肃的指示我组织一个节目在晚会时候演出。当时我笑着应好,所在心里想着有没有哪位朋友是少数民族又刚好叫节目的。庆幸的是果然没有人叫这么low的名字,不幸的是我要变出一个节目来。于是,我发动了我宿舍的所有姑娘外加招来的外援d同学和j同学和室友z以及被室友z拉开捧场的z同学。那次大概是我和z同学的初次见面,嗯,半路出现的人啊。
我的朋友自己现在的室友对我的评价都是“第一次见你的时候觉得你是那种特别安静又文静的姑娘”然而想象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相处之后朋友们都会觉得我一个人可以演一台戏。
我大概是属于那种自来熟,人来疯的,虽然这几年我都有在好好反思我是怎么从一个安安静静的小姑娘成长为现在这个样子的。都说“你会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可我明明想要成为像杨钰莹那样安静柔美的女子的,缺一个不小心跑偏成了贾玲。
在某个月明星稀的下午,z同学在排练的时候嘀咕了句他没吃饭,换做平时我大概是连一个眼神也吝啬给的,却在那天鬼使神差的说了句“结束哥当带你去吃饭”。所以我现在想着缘分大概是已经注定了的东西,跑不走换不来。
有些人即使认识了很久,却只在点头之交;而有些人,明明刚认识不久,却觉得认识了很久一般。
如果是生活在丹麦,那接下来的剧情大概是z同学和我幸福快乐的生活在城堡里。不过幸好生活不是童话,也幸好我与z同学只是朋友。z同学属于慢热型的人,却是个好人(而我是个机智的好人),他觉得他的脾气也好到爆炸,认识z同学的一年左右时间里,他从来没有和我吵过架,这是他觉得他脾气好的最主要原因。而我觉得这是因为他的普通话说不顺溜,说不过我罢了。
z同学是广东的,天生带着一股广普味道,z同学不止一次的跟我争论他是他们那普通话讲的最好的人了。然而我却听说他的老乡们都认为他的口音是最最重的人。而我一个带着江南风味的四级普通话的人,尽管算不算字正腔圆却也算的是正常。于是这个梗被我不经意的玩了一年。刚开始在我不经意的炫耀我的普通话时,z同学都会赏我一个大白眼,然后反驳,反驳不到一会儿就索性闭嘴只赏我白眼了,因为我在学他说话,哈哈哈。到了后来z同学也成精啦,在我一开口的时候就开始赏我白眼。
z同学真真是个好人(只要有吃的,你眼里谁不是好人),他每每出去浪回来都会给我带吃的,虽然之前拍照炫耀这种行为简直该被拖出去用狗头铡铡一百遍,不过看在好吃的的份上,也就原谅他啦。我在出去浪一圈回来时也会给z同学捎上一些吃的,毕竟吃人手短。
我与z同学认识的时间里,在真正熟悉起来之后,一直都是过着“神交”(神经病氏交流)的生活。我俩聊天的开头基本是对对方的爱称,他喊我儿子,我喊他孙子。
我想大概是因为都从南方来的,所以比较有共识;大概是因为都离家千百公里又回不去,所以会觉得彼此都让人心疼;也大概是因为他娘娘腔的性格和我汉子般的心理,终于他成了我的姐妹淘,我成了他的兄弟帮。
在和z同学相处的一年里,我从来没有担心过选课没时间、选不上、选谁的课之类的问题,也没有担心过不想写作业回头交不上的问题,更没有担心过不知道在哪里要怎么开通校园网的问题。因为z同学都会搞定,所以,z同学,你,值得拥有。
我一直都知道太过依赖一个人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事,奈何我太懒。太过依赖一个人,会让人变得什么都不会,当你依赖的那个人再也不能依赖的时候,你会连哭都没有资格。
z同学最近有了女朋友,而我也有种儿子出嫁的感觉。但同样的,我也了解了一句话,叫做无论多好的朋友,在其中一个有另一半的时候,友谊都会变得疏离淡漠。所以z同学被我从好朋友降为了朋友。时间终会是所有人与事的最好考验与证明,在我背井离乡之后感恩能遇到一个朋友。
但,终究半路出现的人,注定不能一起走完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