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干部肩上的任务更重、挑战更多。无论是落实改革举措,还是应对复杂局面,都需要具备更高的理论水平和更强的实际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这要求干部更新知识储备、增强履职本领,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的出台,为干部教育培训明确了方向、提供了制度保障。
夯实培训基础,打牢能力之基
干部培训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干部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基层干部既要会处理群众诉求,还要能在政策框架内找到可行办法。通过党校培训,能够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看问题、想办法、抓落实的能力,既利个人成长,也助力发展稳定。
抓好落实,确保培训实效
《条例》关键在落实,不能停留在纸面上。各级党委(党组)要结合实际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要紧贴岗位实际和地方发展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讲清政策理论,又要用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可组织干部到先进地区学习取经,也可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把经验转化为办法,把问题变成课题。同时,要端正学风,让学习真正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健全机制,推动培训长效
培训要形成长效机制,离不开制度和条件保障。《条例》对师资、办学条件、经费支持等提出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建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课堂质量。在设备、资料、环境等方面加大投入,运用多媒体、线上平台等多样化方式,让培训更灵活高效。还要建立评估机制,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跟踪改进,并把培训成果与考核任用相结合,形成闭环管理,确保成效。
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需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条例》的出台和落实,为培训工作提供了明确遵循和制度保障。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实抓细,就一定能培养出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