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平台当能力,别把称谓当标签”
《佛像背后的老鼠》的故事大部分人都看过,其中的道理不思自明,很多人离开之前的平台后就开始贬值。不是你变得不值钱,而是你把自己想的太值钱了。工资低,不去。待遇差,不去!公司规模小,不去!重新做一线,不可能!领导岁数比我小,压根不会去!等。很多求职人员都有过类似的想法。总是会用从前的平台来定位自己。
那么平台对于一个人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重不重要,答案是——非常重要!
可以说任何一个人想要取得阶段性的进步,这种进步无论指财富的积累或是经验的升华都离不开平台作为基础,放弃打工选择创业同样也离不开社会这个大平台。我遇到过很多反复跳槽的前同事,甚有一年换三四份工作,而这三四份工作竟毫无关联,可以说在各行各业都待过。当然我指的是那些真正双脚踏入社会的人。而当这些人去分享自己工作感悟的时候,大部分人换工作的原因基本是两个,一个嫌弃工资低,另一个则那个工作不适合他。
其实,每一份工作如果想想就能赚钱,不受委屈,不付出辛苦就能想得到理想的收入,那我只能说你是想瞎了心!相反让这种人赚到钱那才是不公平。另外,没有一个人天生就适合某一个工作,你现在觉得适合只是他给你的基本工资够你嘚瑟,一但工资有所调整,你就开始动摇,这也无可厚非。我个人认为只有努力去适应工作,让自己的能力去匹配你的职位,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的提升,与此同时带来的才是更多的金钱回报。进入一家公司,他告诉你只要听话就能赚很多很多钱,而你也信了。请你相信,是自己还不够成熟,你现有的认知和傻子没什么两样。另外还有有很多风口型企业,有句话叫“站在风口上,猪也能上天”,新人进入这种公司,短期就收货丰厚的物质回报很正常。其实越是这样其实越危险,因为你会想当然认为高工资是自己的能力的体现,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么恭喜你,你就是不折不扣的傻X!
“不把平台当能力的能力才是真实的个人竞争力”

“耿经理好!” “耿总好!”
你故装深沉带有装逼性质的点了点头,然后用似笑非笑的表情说了句屁一样响的回应:“恩”
这个称谓是谁赋予你的,你又是如何对待公司给你这个称谓的,是不是真的职不配位,只要不傻,都能明白。
总之一句话。
把称谓当做一种身份标签的人和电影《树先生》一样,永远是个“边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