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这一重要论断,如穿透虚拟迷雾的法治之光,为亿万网民照亮了安全、有序、文明的网络家园方向。在互联网与现实深度交融的今天,依法治网已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课题,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与人民福祉。
网络空间虽虚拟,但其主体与影响却是现实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它既承载着信息传播、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重要功能,也潜藏着网络诈骗、数据泄露、网络谣言、暴力色情等危害。从 “净网”“剑网” 到 “护苗” 等专项行动,我国持续加大网络空间治理力度,彰显了依法治网的坚定决心与成效。
坚持依法治网,就是要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完备的网络法律规范体系,《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继出台,为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坚实法律依据。这些法律不仅明确了网络活动的边界,也为保障公民、企业和国家的网络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依法办网,是网络平台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平台作为网络内容的传播枢纽,应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内容审核,拒绝为违法和不良信息提供传播渠道。只有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线,才能赢得用户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依法上网,是每一位网民的基本义务。我们在享受网络自由的同时,必须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利,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自觉抵制网络暴力和低俗内容。只有当每一位网民都成为网络法治的守护者,网络空间才能真正天朗气清。
当前,2025 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正在全国开展,主题为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这一主题深刻揭示了网络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的综合治网格局,才能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网络安全防线。
展望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的法治建设将不断面临新挑战与新机遇。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引,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网络空间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和人民群众共同的美好精神家园。
让我们携手共进,用法治之光穿透虚拟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更加安全、更加美好。